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音乐教师交流学习。近日,乐山市实验小学音乐组展开了精彩的赛课活动。
彭老师结合了疫情宅家期间网课学习中大量的声势拍击游戏,引导孩子们总结理解课题《打花巴掌》是一种边拍边念、节奏感很强的游戏。根据“花巴掌可以怎么拍?儿歌怎么编?边说边唱的北京儿歌是一种什么体验?如何唱准音高和节奏?”等过程进行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发现歌曲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再次进行练习完善。充分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为日后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埋下伏笔。
王珠华老师执教的《美丽的黄昏》是人音版教材小学3年级的演唱作品。王珠华老师把主旋律的音改编过后作为发声练习,让孩子们熟悉了主旋律,又达到练声的效果。通过旅游的形式看到黄昏,听到钟声帮助孩子们再次熟悉旋律记住歌词;还巧妙的运用一轮一轮游客依次观景来完成第一乐句的轮唱练习。在学习双声部的时候加入旋律线的帮助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音高,最后的小乐器的加入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吴瑶老师的歌曲是电影《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通过对影片的介绍引入话题:我们是怎样长大?孩子们积极发言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歌曲《我怎样长大》。孩子们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朗诵充分感受少年儿童不畏风雨、健康成长的精神面貌。
胡力夫老师的《小青蛙》一课,创设了丰富立体的教学情景,让同学们在情景里切身体会音乐的魅力。课堂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沉浸在音乐中自主探究,在情景中切身感受音乐的变化,活动中学会熟练的使用响板与碰铃并进行了合作演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魏雅平老师执教的《愉快的梦》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日本童声二声部合唱作品。这一堂课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来进行。教学中,魏雅平老师启发学生想象梦境是怎样的,然后通过聆听想象,体会歌曲的情绪及介绍86拍的律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肖蕴瑜老师让四年级十三班学生学习了歌曲《哦十分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分段学习,使学生认识了变奏,初步认识感受理解变奏曲式的结构。肖蕴瑜老师引导学生兴趣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表演,演唱时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的加以指导,力求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代鲡骏老师执教的《母鸡叫咯咯》这一课,以旅行为导入,以“动物”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让学生通过听,唱,演,奏四个方面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并体验音乐律动和音乐活动带来的情感体验。在课堂的结尾,恰当的使用了响板和铃鼓两种乐器对歌曲进行编创,让每个孩子熟练使用乐曲并进行舞台展示。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和各种音乐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情趣,让学生能够喜爱音乐课堂,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成长。
万林老师的《童心是小鸟》一课,以孩子们的四季趣事为切入点,利用体验情绪美、韵律美、歌词美和旋律美的方式让学生多遍、完整地感受歌曲并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当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李艺洋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跳、唱、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知识的拓展中,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了解了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此次赛课活动为音乐组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观摩和展示的平台,赛课结束后,音乐组全体成员进行了及时评课,老师之间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在优秀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下,音乐组老师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学为主旨、疑为主轴、动为主线贯穿整个音乐课堂,推进了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