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大家校园文化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11月23日,沫若文化周系列活动——“曲艺进校园”走进了乐山市实验小学。乐山市文联主席罗国雄,乐山市实验小学校长赵清华和实小六年级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乐山棠棣曲艺社的叔叔阿姨们给孩子们带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表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喝彩。
四川金钱板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民间文学家协会理事吴畏带来的金钱板——《秀才过沟》,给大家留下了长长的思考。
四川清音来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及四川民歌,不仅曲调丰富,而且唱腔 优美,2008年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二级演员、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乐山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戴㑛为孩子们带来了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由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秘书长吕霖和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理事李丽秋是乐山首对相声演员,他们带来了精彩的《评三国》,有趣的语言,丰富的段子让人影响深刻。乐山本土事物“老霄顶”“叶儿粑”的出现,拉近了孩子们和相声艺术的距离,三国知识“趣品”,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阵阵笑声中传承。
流行于北京、天津在内的北方曲艺—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理事、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讲师李哲皓带来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赢得了到场师生的喜爱,叫好声不绝于耳。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感触颇深,看了这几个经典的曲艺表演后,令自己对曲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从曲艺中让明白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关注书中细节,学以致用,不要当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曲艺进校园,经典共传承。曲艺汇聚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明的摇篮,此次曲艺进入了校园,也希望能够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让曲艺艺术能够得到普及、推广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