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峨眉一小群文阅读课题组在书院剧场进行了课题阶段性汇报暨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学校副校长曹永超主持,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乐山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郑静老师,市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敏老师,峨眉教研室杜佳平和马万里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专业指导。
绕啊绕,绕出童趣,绕出智慧
丁琳老师执教《有趣的绕啊绕》,在教学中呈现了两组童谣文本。第一组文本是三篇题目同为《从前有座山》的童谣,老师引导学生提取三个文本中的信息,发现三首童谣绕的特点和规律,并给三类童谣取名为“圈圈绕”“来回绕”和“串串绕”。再通过信息的比对、整合,发现三类童谣的异同。
第二组文本是三篇不完整的童谣,引导学生试着用上自己喜欢的类型续编童谣,在学习中应用。最后,老师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大胆地创编童谣,并在全班汇报交流。丁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在引导中,教师以情牵情;在点化中,教师以智激智。情智的火花在群体碰撞中“擦”亮。
字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
大千世界你夏俊华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借助三张研学单来展开教学。夏老师先让学生用浏览、扫读、跳读等方法,自主阅读三个文本,完成研学单一:在插图中提取信息,圈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在文本中划出人物描写的语句,旁批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留下的印象。通过汇报分享,感受作家表现人物特点的多样描写方法。接着,四人小组合作梳理统整三个文本,完成研学单二的填写,并通过表格发现异同。习得方法后,学生初试身手,完成研学单三: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同学。本节课师生均聚焦一个核心知识,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在三篇文本的比对整合中,学生习得了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手法,把人物写好了,写“活”了。
活水清清,激荡成趣
副主任张丽平做了“活水清清,激荡成趣”的主题汇报,从 “概念界定”“研究价值”“研究成效”“研究思考”四方面来进行汇报。为了让与会老师了解到课题组的研究任务、研究目标和研究进程,其详细地介绍了课题组研究取得的成效:1.信息提取需要达成的“三点要求”——信息提取的准确、完整、有用;2.信息提取需要掌握的“四个方法”——直接引用、修改组合、筛选整合、概括提炼;3.信息提取需要达成的五种能力”——提取单一信息的能力、提取多个信息的能力、提取多元信息的能力、提取显性信息的能力、提取隐性信息的能力。
课题组老师在研究中一路探寻,一路发现,一路思考:1.阅读质量如何提升;2.阅读个体如何关注;3.教材文本如何统整;4.情智共生如何相融。
在活动的交流环节,王敏充分肯定了今天的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变革:老师建构结构化课堂,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运用创意。并向与会老师传递了现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最新理念:与教材勾连;双线设计,落实阅读策略。
郑静就群文阅读教学的“聚焦”“勾连”“统整”为老师们进行了详写地讲述,还建议我校的群文课题在“信息提取”上再增加一个“整合”的研究,让课题研究成果更深入,更丰厚。
两位指导老师既有最前沿的理念传递,也有精彩的课例分享,还有中肯的方向指引。他们的讲座为课题组以及全校语文老师拨开了群文阅读教学的云雾。
校方表示,群文阅读课题组的阶段汇报暨研讨活动,是对课题组研究的一个检视,更是对研究的一个修正和完善。活动中,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像缕缕阳光照亮课题组前行的方向,期待学校的课题研究能让我们的课堂活水清清,激荡成趣。
峨眉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