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有一个人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19岁,她就是出生在乐山市五通桥区的丁佑君。丁佑君在19岁的青春里,诠释了革命者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慨。
为了深入推进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工作,增长青年学生对党史的了解,近日,乐师附小老师敬年华通过对革命历程中英雄人物丁佑君的讲解,为同学们进行了思想的洗礼。
1949年11月,丁佑君投身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她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1950年2月9日随校开始从成都到雅安的长途行军,2月12日,队伍在途经邛崃时突遇叛乱土匪的袭击,战斗中她毫不畏惧,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受伤同学。1950年4月,丁佑君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西昌县盐中区任青年干事时,她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丁代表”“丁姐姐”。
1950年9月17日,丁佑君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丁佑君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们将丁佑君绑在柱子上,用皮鞭、棍棒抽打,虽遭百般凌辱,备受酷刑,但她始终不忘党的教育,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威胁,丁佑君视死如归,鼓励坚守碉堡的战士坚持到底,不要投降,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恼羞成怒的土匪开枪将丁佑君击倒在血泊之中,并提起她的双脚,将她在凸凹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直到全身被粗砺的石子磨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最后被丢弃在荒野中英勇牺牲,时年19岁。
丁佑君牺牲后,西昌县委根据她生前的请求,追认她为中共党员。1951年3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毛泽东署名的《革命牺牲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为丁佑君同志核定“革命功绩:一大功”。1958年3月27日,朱德元帅为烈士纪念碑亲笔题词——“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青年团员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青春的战场上,丁佑君同志为正义献身的高尚情操,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敬年华表示,丁佑君同志是乐山人民的骄傲,她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先锋,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她为后人树立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榜样,她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乐山人。
乐师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