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山市县街小学李冬梅工作室送教活动在土主小学举行。工作室以“情智共生,创设高效课堂”作为主题,为土主片区的老师们送去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
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好的情境应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工作室成员白克兵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的购物经验出发,借助人民币元、角、分的关系认识小数。白克兵这节课每个环节设计很精妙,层次清晰,环环相扣,而且是一境到底。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白克兵通过让学生去画图,在数轴上找小数的位置,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并让学生反复的说小数的含义,这样小数就具体起来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课堂上教师机智的引导、点拨、启发,给足学生想象思考、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的神奇之处,创情智共生的课堂。
工作室成员魏莎执教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魏莎以孩子们感兴趣的魔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创设问题情境,外侧蚂蚁怎样不翻越纸环边缘吃到内侧的面包屑。在课堂上采用问题驱动模式,以问题引领操作,以体验触发思考,通过合理、恰当应用猜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小小魔术师,制作莫比乌斯带,并在活动中体验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
在课堂改革的今天,老师们应该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将老师的“讲”变为学生的“学”,把讲懂变为学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学习、真思考,学习真发生。
艺术实验学校的老师刘洪伶执教的《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复习,通过自主整理到“找准起点、顺应发展、找到联系”建构本单元的结构图。刘洪伶给了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展示的绿洲。在作业设计中,刘洪伶也采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挖坑”,在辨析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
县街小学老师马秀带来讲座《“双减”背景下创建高效课堂的思考—情境创设与课堂交流》。马秀从情境创设和课堂交流两方面为老师支招,理论研究与生动案例的分享,以情促智,以智促思,让老师们对有效教学情境的创建以及课堂上对话交流有了充分的理解。
课后,听课老师针对三节课开展了有效的评课、议课活动,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徐志刚老师给予了三节课高度的评价,并对课堂中一些细节的处理进行了指导,让老师们收获多多。
“双减”下,如何创设高效课堂?李冬梅做了专业的引领,她分享的“教育观念的转型、课堂实践的转身、评价的转变”等观点引发在座老师们的思考。“情智共生,创设高效课堂”将成为更多的数学教育人追寻的目标。
乐山市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