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梦想启航。新冠疫情也阻挡不了一群人对数学教育的热爱。近日,乐山市县街小学李冬梅工作室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在乐山市嘉州学校录播室开展了“情智数学课堂”首次线上研讨活动。市中区全体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观看直播,线上互动,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老师曾强主持。首先是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工作室成员老师杜燕萍执教的二年级《推理》。杜燕萍以“冲关”数学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探究用“排除”的数学方法,找到“藏在格子里的数字”,感受推理的过程,突出对推理过程的表达,体会推理的神奇;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循循善诱,带领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展示分享,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教学效果突出。
第二节课,老师王彬梅执教一年级《找规律》。王彬梅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找规律”的活动中,用声音、语言、动作、手中的笔等创作“规律”,尝试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规律”,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到规律之美,创设了情智共生、情智共融的课堂。
第三节课,老师陈一佳执教五年级“综合与实践”—《图形的探索》。陈一佳由点、线、面、体引入新课,通过动态、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中逐步探索图形分类计数问题中的规律,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模型、空间想象等关键能力。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数学内容的本质,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情智共生共融,创建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情智数学”课堂,受到观看直播老师好评。
接着工作室成员老师李珊珊做了《让学生站在课堂的C位》的专题讲座,李珊珊用先进的理念、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情智数学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创建“情智数学课堂”的策略。
最后研课评课环节,工作室成员老师田蓉结合《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工作室主持人李冬梅围绕三节课,从 “双减”背景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如何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等方面阐释了创建“情智数学课堂”的路径,并指出“情智数学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关注学生“四能”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焕发数学应有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拥有温暖的心和智慧的头脑。
进修校老师徐志刚与执教老师一起,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徐志刚既肯定了优点,又重点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办法,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校方表示,此次“情智数学课堂”教学研讨,开启了工作室的首次线上直播活动,展示了“双减”背景之下“情智数学课堂”的魅力。工作室“情智数学课堂”的研究,将在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引领着更多老师不断前行。
乐山市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