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指针滴答滴答地走,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也即将迎来小学生活。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孩子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进行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将更加顺利,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面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孩子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自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班开始,孩子们就已经开始担当值日生,自己清洗水果盘、牛奶杯等餐具。
学习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是游戏,而小学是课堂模式。为了让孩子们进入小学后能快速适应教学节奏,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如:绘本故事打卡、我知道的成语故事等。在环境创设中,设置“故事分享墙”,孩子们自由选择故事分享时间,每天利用餐前时间人人分享。
家长进课堂
对于小学,孩子们内心充满了期待。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平时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家长进课堂”“体验小学生活”等活动,让孩子们零距离了解小学生活。
良好的心理准备
“孩子跟不上小学知识进度”、“怕作业多、难”“孩子厌恶小学”。家长们出现了“幼小衔接”焦虑。家长们一边开心孩子们阶段性的成长,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一边忧心漫漫求学路的开始。那么如何正确地和孩子们聊这个话题呢?不妨让话题中多一些期待和肯定。
园方负责人表示,“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