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大班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逐渐增强。每次的区域游戏结束后,总会有许多作品被放到桌子的抽屉里,五个小朋友共用一个抽屉导致了冲突的不时发生。
缘起,聚焦问题
回顾:乐乐忽然哭了起来,原来是和同桌书宜在争夺抽屉里的笔,他们都说是自己的。这时的抽屉里又堆满了琳琅满目的作品:有未完成的故事小书,有画好的图画,还有各种各样的彩泥作品等。
分析:大班幼儿在心理上已经初步具有整理、收纳的意识,但是却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养成有序整理课桌的习惯,所以形成了随意收纳的“惯常”现象:习惯性将自己的作品放入抽屉里,横七竖八堆放在一起,杂乱无章。
思考:老师将问题聚焦到“收纳”上,学习自然而然地便开始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对孩子们的预期目标是希望他们能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养成收纳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脉络图
1、行动,尝试实践
教师将看到的问题一一抛回给孩子们:为什么绘画作品会被风吹出抽屉?为什么乐乐、书宜会争夺抽屉里的笔?为什么你们的抽屉里会这么乱?
孩子们开始思考,积极讨论解决方法。
书宜:因为我们的笔都是一样的,放在抽屉里就分不清了。
乐乐:我们放东西的时候应该摆放整齐,从大到小。
宇宇:我觉得我们可以把重的东西放上面,比如彩泥作品,这样风就不会吹走我们的作品了。
皓皓:我们可以把书包放抽屉里装东西。
羊羊:书包里有太多衣服,不方便装东西,买个储物盒子放抽屉里吧。
思考:大班孩子很容易发现问题,也很乐于去解决问题。他们对于能拥有一个私人“收纳篮”感到无比开心。
孩子们都觉得羊羊的方法很好,于是大家讨论买什么样的盒子最好。
子航:我觉得买黄金的好,看起来就比较爽。
笑笑:我觉得买kt猫的。
羊羊:要买一个和我们抽屉差不多大的,太大抽屉放不下。
皮皮:我觉得长方形的比较好,装的东西多。
阳阳:我觉得奥特曼的最好。
浩浩:我觉得要买有洞的透气,彩泥就干的快一点。
宛宛:我觉得白色的好看,干干净净的感觉。
经过商量,他们一致决定买一个透气的,白色的长方形篮子。可是,需要多大尺寸的呢?羊羊和子航立刻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找来了玩具收纳篮放到抽屉里比较了起来,发现太高了不方便取物,于是降低了高度,长宽不变。
确定了尺寸,便进行了购买,很快篮子回来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将篮子做上标识,有的贴照片,有的贴名字。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物品收纳到了篮子里,看到整洁的抽屉,大家开心极了。
2、推进,解决问题
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白白净净的收纳篮不仅不再白净,“肚子”里的东西更是杂乱无章的拥挤在一堆。
思考:空间条件对于收纳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如何合理规划篮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进行收纳,是解决收纳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必要的断舍离也是帮助收纳的重要条件之一。
老师以问题:“有了收纳篮的抽屉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乱糟糟的?”来启发幼儿发现收纳篮的“混乱”。
孩子们就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轩轩:收纳篮里的东西太多了。
豆豆:我们在上面乱涂乱画,太脏了。
小杰:因为我们老是去弄它。
那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沐辰:除了勾线笔和回顾本,我觉得其他作品每天放学都带回去。
峻峻:不要的东西就丢掉,别放篮子里。
姝晗:不要在篮子上乱涂乱画。
静姝:彩泥作品放展示区干了再放篮子里,这样就不会被压扁了。
优优:彩泥放一边,本子放一边。
哆妹:每周老师检查,谁的篮子最干净就是收纳小明星。
大家采用了哆妹的建议,每周一劳动日首先便是整理自己的收纳篮,不需要的东西丢掉,脏的地方擦擦。先自查再他查,干净整洁便得一颗星星。
从此以后收纳篮里都是整整齐齐的,孩子们的冲突也少了,掉东西的现象也随之减少,在书包的整理和床品的收整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培养幼儿的整理与收纳能力不仅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他们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基石。幼儿正处于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收纳、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仅培养了幼儿认真做事、有始有终的态度,还帮助他们养成了分类整理、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将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石。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