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应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以及关心尊重他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校园霸凌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防欺凌教育也被列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近日,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大七班开展了一场特别的防欺凌教育。
通过谈话,孩子们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不止身体上的攻击和伤害,语言上的侮辱和嘲笑以及社会上排斥和孤立,都有可能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也许,那些你觉得无关痛痒的玩笑或无意之举,却会对别人带来痛苦与难过。
儿童议事会正式开始
孩子们对“欺负”的认知存在分歧,为了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声音,我们儿童议事会正式开始第一期议题:“语言伤害和肢体伤害哪个更痛?”辩论赛现场,孩子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随后,又将自己的想法纷纷画了下来。
正方:语言伤害更痛
观点1:如果你一直嘲笑别人,她可能会哭,而且会很心痛,像刀扎了一样。
观点2:语言伤害会让人的心像刀扎了一样痛,时间久了,可能还会让大脑也生病。
观点3:语言伤害有可能会让人心理产生问题,还要去医院看医生。
反方:肢体伤害更痛
观点1:别人打了我很痛,我也会哭啊。
观点2:如果在楼梯上推人,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会去医院缝针。
观点3:我感觉别人打了我,也很像刀扎心一样痛。
辩论赛不仅要求孩子们理解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倾听的好习惯,这种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尊重与理解他人的不同意见。孩子们在表达与倾听中也能更好的形成自己的观点。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不管是语言伤害或是肢体伤害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体验。我们不应该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面对伤害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们纷纷指出:“如果有人做了让我不开心的事,我一定要大声说出来“请你不要这样做。如果有人说“不和我玩。”那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如果你真的想和他们玩,可以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除了行为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强大!当你被“欺凌”,你感觉委屈时,休息一下,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就可以了。或者去玩一会游戏,吃一点水果就好了。
杜绝校园欺凌,守护成长净土。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温柔待人,做一个温暖、善良、勇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