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集益小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秸秆禁烧”主题宣教活动,为守护蓝天白云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正值油菜丰收季,该校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联动模式,将秸秆禁烧理念深植千家万户,为打赢大气治理收官战贡献教育力量。
一堂“秸秆课”:从田间到课堂的环保启蒙
“焚烧秸秆会释放PM2.5和有毒气体,让蓝天‘生病’!”集益小学的操场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刘梨老师以生动的形式向全校师生科普秸秆焚烧的危害。她给学生介绍了秸秆粉碎还田、加工饲料等综合利用技术,将“变废为宝”的生态理念具象化。学生们齐声宣读《禁烧承诺书》,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校园回荡。
“家庭作业”新内涵:千份倡议书架起家校桥梁
学校创新推出“环保家庭作业”,通过班级微信群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和秸秆综合利用手册,鼓励学生担任“家庭监督员”。四年级学生姜珠萍带着印有秸秆艺术品的宣传单回家后,父亲感慨:“孩子用科学数据告诉我,一亩地焚烧相当于15公斤PM2.5排放,这‘作业’比罚款更管用!”目前,全校已收到百余份家长签名的禁烧承诺书。
长效机制:让环保种子生根发芽
“我们不仅要做禁烧秸秆的宣传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校长钟治明介绍,学校将秸秆禁烧教育纳入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农田参与秸秆打捆、堆肥活动。五、六年级学生成立的“蓝天小卫士”志愿队,每周走进社区开展环保宣讲,形成“教育—实践—辐射”的生态闭环。
据相关部门统计,随着“小手牵大手”行动的深入推进,集益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3%,PM2.5浓度同比下降9%。这场由校园发起的“绿色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耕观念,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写下生动注脚。一位老支书感慨地说:“当孩子们把环保意识带回家,就是在为未来播种希望。”
在迈向“十四五”大气治理终章的时刻,集益小学用教育的力量织就了一张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网。从课堂到田野,从童声倡议到家庭行动,这场秸秆禁烧的“星星之火”,正燎原成守护蓝天白云的磅礴力量,为绿水青山写下最动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