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乐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四班开展汉字教学活动,融入“五行”文化内容。
课堂上,学生齐诵“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袁冬老师向学生讲解古人“五行”概念,说明过去父母给孩子起名,会依据出生时间判断五行缺项,用对应偏旁汉字补充,缺火用“火”字旁字,缺木用“木”字旁字。
之后,学生研究自己的座牌。徐烨柯说自己名字“烨”带火字旁、“柯”带木字旁,缺火缺木;卢浩橙说自己名字缺木缺水。其他学生观察名字偏旁,识别“五行”属性。部分学生因名字无明显对应偏旁失落,袁冬老师说:“五行能‘藏’在汉字中,要找隐藏线索。”
老师袁冬以孩子“凯”字为例,说明“凯”中“山”对应“土”,解决五行缺土起名问题。学生再次研究座牌,段霁航说“霁”字雨字头对应“水”,自己缺水;面对张可昕的名字,李承书说“昕”中“日”对应“火”。下课前,曹蕊琪问“蕊”字草字头是否对应“木”,袁冬老师以窗外草木为例,给予肯定答复。
此次活动将“五行”文化融入汉字教学,让学生通过名字认识“五行”相关知识 。
乐山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