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课标实践,推动教材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近日,峨眉一小城北校区在四楼大会议室开展了“深研课标教材,赋能高效课堂”为主题的五、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集体研讨”的形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教学增效路径,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课堂展示:立足素养导向,创新教学实践
三位教师基于新课标要求,从不同维度呈现了富有创新性的课堂实践:
冯霞《今天我当家》:在真实任务中提升应用能力
冯霞以“家庭小管家”为项目主线,将小数乘除法知识融入购物预算、消费规划等生活场景。学生通过课前实践、课中分享与优化方案,亲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与建模能力,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丁桂容《数与形》:在操作探究中渗透数学思想
丁桂容以“连续奇数和与平方数关系”为切入点,以“横折形”为探究载体,从图形变化中抽象数学规律。课堂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与推理验证中构建认知,有效发展了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
刘丽《百分数的认识》:在生活关联中构建意义理解
刘丽从超市折扣、作业正确率等生活实例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与表达功能。通过对比分析、分层练习等设计,引导学生厘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夯实概念本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集体研讨:聚焦教学优化,共研提质策略
在课后研讨中,参会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落实、学生探究深度、知识衔接逻辑等展开深入交流。马作平副校长充分肯定三位教师的课堂设计与教学实效,并提出深化建议:
1.强化知识结构化:注重新旧知识衔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
2.优化探究设计:增加开放性问题与跨学科联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3.凸显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跃升。
活动总结:以研促教,赋能成长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例为载体,以研讨为引擎,既展现了青年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实践,也通过团队智慧凝聚了教学共识。学校将持续推进此类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从“教知识”转向“育素养”,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与学生发展的双向赋能。
峨眉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