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山一中通用技术教学不断探索与创新,紧跟时代脉搏,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两会期间,通用技术备课组召开教学研讨会,围绕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在2025年两会上提出的“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提案展开热烈讨论。这一时事热点成为《通用技术(必修一)》“1.3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将社会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融合的时事热点案例,也充分展现了我校通用技术教研团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务实的改革理念。
以提案为锚点,解码设计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雷军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新能源车牌普遍存在绿色渐变设计兼容性不足、智能化水平滞后等问题,并建议通过优化外观设计和拓展功能来提升用户体验。备课组敏锐捕捉这一热点,与课程内容紧密对接,从技术基础、设计创新、社会需求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展开分析,深入探讨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内在关系:
发明和改进是技术的源泉。课堂上,教师首先组织学生针对雷军提案中的改进建议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讨如何通过新技术发明解决现有设计不足,认识到只有不断发明与改进,技术才能不断突破和更新。学生生成的成果成为课堂共享的宝贵资源,激发了他们对技术前沿探索的浓厚兴趣。
设计需要用到已有的技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学生们围绕车牌设计展开头脑风暴,深入分析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科技、制造工艺、二维码防伪技术、RFID芯片及3D打印技术等,为设计方案提供可靠支撑。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利用草图和文字生成的设计方案,教师与其他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掌握和运用现有技术是实现创新设计的重要前提。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如何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个性化车牌”和“动态显示电量”等构想为例,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现场展示,总结出优秀设计不仅能满足用户需求,更能激发相关领域技术革新的内在动力。课堂上,学生们提出的创新设想和实际应用案例,使他们在生成内容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设计在技术进步中的核心作用。
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为实现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备课组在研讨会中提出了多项务实的教学改革措施,并迅速付诸实践,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知识:
分组实践环节。学生以“未来车牌设计”为课题,利用手上的草稿纸进行方案绘制,模拟从概念构思到初步设计的流程。各小组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设计表达能力,还通过现场讨论生成了大量富有创意的设计草图,这些草图成为课堂共享的重要成果,真实反映了学生对设计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跨学科研讨互动。在课程备课过程中,通用技术教师与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深入讨论,探讨车牌智能化与车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关联。这些跨学科的讨论为课堂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让教师在课堂上将问题精准把控和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受益匪浅。
时事辩论与课堂互动。对“车牌设计是否应优先考虑美观”的争议话题,课堂上组织了辩论活动。通过正反两方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技术伦理意识,也使理论知识在学生自主生成的讨论成果中得到了充分内化。
扎实教研,打造务实教学新模式
此次教学改革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体现了我校通用技术教学改革的务实精神和扎实成效。备课组在专题研讨会上的充分准备和深入讨论为课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通用技术备课组全体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时事热点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落实了课程核心素养,更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教师们正是在这种教研氛围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一堂课都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实践中,从学生表现普遍反映出,引入雷军提案这一热点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鲜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深入思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联系,设计不仅是创意的表达,更是一种对技术不断追求与突破的过程。跨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受益匪浅,未来无论走向哪个领域,都能从中汲取创新的灵感。
务实探索,未来发展新方向
在当前科技不断变革的背景下,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步伐。通用技术备课组以雷军提案为锚点,结合课程实际,设计出一套既具理论深度又充满实践性的教学方案。这种务实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备课组将继续深耕课程改革,探索更多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努力让通用技术课堂成为学生连接现实世界、探索技术未来的重要桥梁。
结语
通过这次以“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为切入点的系列课程,展示了学校通用技术教研团队务实、前瞻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从技术赋能设计、设计驱动技术到社会价值导向,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课程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与此同时,分组实践、跨学科研讨、时事辩论等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为他们未来投身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学校通用技术课堂正逐步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从理论教学向实践导向的转变。通用技术组全体教师坚信:每一次课堂改革都是对未来的一次务实投资,每一个创意设计都是对社会进步的一次有力推动,借助这种务实且创新的教学模式,将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科技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