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本学期,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五年级的同学们在校园一角开辟了专属的“班级小菜园”,通过除草、浇水、搭棚等日常劳作,亲身体验农耕乐趣,收获的不只是鲜嫩的蔬菜,更是劳动的智慧与团队的凝聚力。
除草护苗:细心与责任的双重考验
“杂草会抢走蔬菜的营养!”每周的劳动课上,同学们化身“小农夫”,蹲在小菜地仔细辨认杂草,小心翼翼地连根拔除。一开始,有人分不清菜苗和杂草,闹出“误伤”事件;如今,大家已能熟练辨别,还总结出“看叶片、摸根系”的小技巧,连平时粗心的同学都变得格外专注,劳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浇水灌溉、搭棚支架:团结协作的成长密码
自从播下“希望的种子”,清晨或傍晚,总能看到孩子们提着水壶到小菜地浇水灌溉的身影。随着秧苗长高,搭棚架成了“头等大事”。男生搬运竹竿,女生捆绑固定,有人出主意用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还有人用彩绳装饰棚架“给蔬菜加油”。歪歪扭扭的初代棚架在一次次改进中变得牢固,就像班级的凝聚力,在实践中越拧越紧。孩子们看着瓜果藤顺着架子爬上去,特别有成就感。
收获与展望:从土地到心灵的滋养
如今,小菜园里青椒、茄子、番茄开出了零星的小花朵,有的甚至看到茄子、番茄探出的小脑袋,相信很快孩子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更在劳动中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在这里,泥土沾满双手,汗水浇灌青春,而生命的诗意,正藏在每一片新芽与每一次协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