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更是一个偌大的植物园。在这里孩子们通过和环境中的植物互动主动探索习得知识。三月的一个劳动日,大四班的孩子们在滑梯旁的草地里发现了一串宝蓝色的小果子,由此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展开了一段孩子们和蓝果果的故事。
这是什么?
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墨墨说:“我婆婆家后面的山上有很多这种蓝果子。”好好说:“我妈妈告诉我这叫‘打枪果儿(乐山方言)’是野果子。”豆豆说:“我们小区遍地都是这个果子。”……各种各样的答案充斥着孩子们,他们决定一探究竟。朱儿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说:“肖老师百度吧,你就搜‘蓝色小果子’就出来了。”被孩子们委以重任后我们开始翻查资料,仔细比对后发现蓝果果的名字叫——“麦冬”好奇宝宝们想要知道“麦冬”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幼儿园?大家纷纷猜测,沐辰说:“一定是园长妈妈想要装饰幼儿园才种了麦冬。”好好说:“麦冬一定是野生的,种子是被小动物带过来种在这里的。”玮玮说:“我觉得麦冬是故意种在这里的,因为靠近滑滑梯担心小朋友滑下来受伤,麦冬叶子多又很厚可以保护小朋友。”
麦冬的作用是什么呢?
孩子们依旧很好奇,在我们继续百度后发现“麦冬”是一味中药材,细心的孩子发现网页上出现的“麦冬”形似“葡萄干”,不是“蓝色果子”,一连串的问号又席卷而来。有过玩“蓝果子”经验的杭杭说:“我明白了,把麦冬的果子拨开里面有一颗白色的‘珍珠’,‘葡萄干’就是‘珍珠’长大后的样子。”羽妹提议:“我们可以去问问徐医生,全幼儿园就只有她是医生,她最懂得药。”孩子们纷纷赞同羽妹的提议。我们出发来到保健室,在徐医生的确认下我们知道了“蓝果子”是麦冬的果子,这个“葡萄干麦冬”又躲在哪里呢?
孩子们又来到发现“蓝果子”的滑梯旁,左右寻思翻翻找找,突然好好说:“会不会这个葡萄干就是麦冬的根!”孩子们的劲头来了,一致决定把麦冬挖出来。
找来锄头协助孩子们挖出整棵的麦冬,“有发现!”沐辰大喊起来,“肖老师快看!根上有这种圆圆鼓鼓的一节。”挖了几棵起来都发现了有同样的“圆圆鼓鼓”一节,孩子们找到了答案——“葡萄干麦冬”就是麦冬晒干的“根”!
问题是学习探究的催化剂,孩子们主动去查阅记录,第二天带来了自己收集的有关“麦冬”的资料和中药店买来的“麦冬”我们继续探索。
麦冬可以治什么?麦冬怎么吃?
小组活动上孩子们分享着自己的学习笔记,还通过望、闻、捏、品对“麦冬”进行了深度的了解。孩子们在小组中记录、呈现、表达,让我们看到他们渴望亲近、了解、读懂大自然的主动。
幼儿园里哪里还有麦冬呢?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发了,一圈记录后他们发现幼儿园的麦冬到处都有,因为它郁郁葱葱又是药材种植在幼儿园好看又安全。
发现——好奇——探索——获得,这是孩子们揭秘“蓝果子”的全过程。孩子们对“蓝果子”产生了好奇,主动亲近自然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辩证、逐步整理、形成缜密的思维逻辑。最后他们通过梳理、表征将自己的经验叠加,这就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学习。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