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贝小班幼儿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使贝小班幼儿能够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同时提升教师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近日,乐山市育才实验幼儿园开展关于班级规则构建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保教主任郭海燕主持,贝小班全体教师参与,老师们相互交流,以研促教,共享教育中的经验和智慧。
交流探讨,厘清认识
郭海燕首先提出:怎样理解规则?“规则”即是规定后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子目标中,对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指向。同时在教育建议中提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经验回顾,分析调整
老师们将自己班上所建立的规则逐条梳理在小纸条上。然后将梳理出来的规则进行分类,按类别逐条讨论分析是否科学合理。老师们认识到幼儿是班级规则建立的主人,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规则要切合实际,同时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多采用“寓教于乐”的渗透法并反复实践。
总结梳理,实践运用
在调整中老师们应如何把握?主要围绕三个原则: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此次教研活动画上句号,接下来幼儿园各个班级将思考班级规则的重新构建计划。
园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则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体现,班级规则的构建既是严谨的也是灵活的,当班级孩子不能遵守规则时,老师们要去观察和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是目标,在过程中老师要多思考一些指导策略,不断研讨探索、实践反思,成为更好的教育者,成就更好的儿童。
乐山市育才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