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每一节常态课中,3月22日,峨边县县街小学全体数学教师相约阶梯教室,参加“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网络教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常态教学中如何落实的策略和构想成都市青羊区研究课(一)”。
观摩了成都市青羊区胜西小学曾凌伟老师执教的案例—《图形单位“全家福”》。曾凌伟课堂上妙语连珠、风趣幽默,紧紧抓住“强迫症”一词,致力于长度单位的量和面积的量的关系的建构。在曾凌伟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但这个规律又被“公顷”打破了;曾凌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依据同类量中的结构关系,挖出了隐藏起来的面积单位:平方十米,从而找到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规律就此成立了;曾凌伟继续引导学生把“公顷”这个看似异类的单位名称改名为平方百米后,面积单位的名称就和谐统一了。曾凌伟借助平方米、平方十米、平方百米这些的面积单位,由小单位逐层推进建立大单位,利用学生熟悉的多媒体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借助推算和想象,知道了100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或者通过学校校园的俯视图,感知学校的长、宽大约100米,从而知道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或者通过面积单位的平铺和累加,估计出天府广场的面积大约是9公顷,学生从多角度感受1公顷的大小。由此,曾凌伟完整地建构了面积单位的体系,学生量感的建立也落到了实处,数学核心素养也落实在了常态课中。
课后,成都市胜西小学数学部部长杨静老师针对本节课的课前思考和研究、《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现状、践行在常态课中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对本节课的设计构想做了阐释交流;成都市胜西小学曾凌伟老师就教学设想和课后感受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曾凌伟认为:纠住课堂中学生的“错”,为学生的学习埋下“雷”,可以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严姝娥强调:落实核心素养改革应从教研组——老师——课堂——学生入手,组成一条核心素养改革的线,在常态课中做到“可教、可学、可测”;教学要突破课时走向单元,构建结构化的学习样态,并将结构化内化成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活动后,老师们感慨颇多,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和意识,迭代升级自己的教学经验,重构自己的认知系统,才能将核心素养在常态课中落地生根。
峨边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