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无远近,万里犹比邻。乐山市实验小学与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缔结友好学校,共谋发展,携手共进。4月24日,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夏天一行5人来到乐山市实验小学。乐山实小校长赵清华、副校长张志明等领导亲切接待,介绍了学校文化底蕴,并一同参观校园及艺术长廊。参观完校园后,两校人员在学校星空剧场进行了学术研讨交流。
第一节课由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伍良驹老师执教《小数的加减法》。伍良驹紧扣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突破难点,充分利用读书日作为情境主线,贯穿整节课;他大胆放手——问题让学生提出,算理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使学生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感受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后,乐山市实验小学与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围绕这节课进行了研讨。张志明总结到,伍良驹通过读书日的主线提出数学问题,赋予每个小数的具体意义,贴近生活,将育人巧妙地融于教学中;板书设计巧妙,循循渐进;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新课改理念体现突出。
第二节课由乐山市实验小学谢瑶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以创设棉花姑娘生病了为情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先引导学生探讨棉花姑娘生病的原因,再启发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谢瑶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惊讶等语气。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三节课由乐山市实验小学刘燕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通过情景创设,搭建理解文本的支架,再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感受文本,层层递进,落实教学目标。利用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巧妙识字。同时以编口诀的方式进行写字教学,这样既点明了书写笔画的注意点,也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积极的发言,让整堂课充满乐趣。课后,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和乐山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对两堂课进行课例研讨。本次课例研讨活动由乐山市实验小学冯原老师主持,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接着,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和乐山市实验小学各位骨干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课。夏天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举办以及实验小学的风采风貌加以肯定。夏天对本次两堂课大加赞赏,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整堂课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构建。课堂上老师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但有言语交流,也有情感交流。尤其是师生间的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可以看出教师深厚的功底。此外,夏天也对课堂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意见。随后,涪陵城区实验小学侯田田、陈小书两位老师点评道:本次课程体现了新课标第一学段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两位老师在引导时都采用由扶到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扩展时注重思维的引导,使课堂教学有活力和感染力,特别指出刘老师丰富且精准的评价语更是值得老师们学习。同时提出期待两校能够有下一次更深入的交流和学习。
乐山市实验小学主任吴启平表示,参与两位老师多次磨课,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欣喜。并对课例的评价概括为以下几点: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景的体会;用图画再现情景,发挥学生感性认知,利用生动的语言,唤醒学生情感;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
乐山实小副校长张君对于本次活动提出“四个词”:有幸,本次活动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才能使两所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成长,教师成长在课堂,教师成长带动学生成长,学校成长应直面本质问题,把课堂作为高质量阵地,实现各方面成长。碰撞,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对教师,学生行为的观察等,这些教学行为的背后都有教育理念的支撑。所以本次活动使得不同地区的学校的教育理念发生交流与碰撞,进而引发自身的思考与探寻。嬗变,每次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解读,教育教学思考,提高课堂质量,使教师获得新的成长,新的嬗变。
赵清华提出,新教师成长要对自己提要求,定标准,进而反思自身成长。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肯定,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明确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努力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加深教材解读力度,发掘文本,注重课程思政的渗透,升华学生思维;要对如何营造课堂教学真实情景进行思考;同时加强对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并真实有效的落实在教育教学中。
乐山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