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锻炼,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场研磨,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每一次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扎实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近日,乐山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在本园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有效开展着磨课教研活动。
各班教师依据本班儿童的年龄特征、兴趣、需求,认真择课、反复推敲。活动前,教师们从制作课件到教具准备,从提问引导到教态,无一不是精益求精。
磨课现场,欧阳玉梅执教语言活动《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幼儿随着身心的发展和情感链接的需要,想要表达对朋友、对老师以及对家长的浓烈感情。欧阳老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生成语言活动《妙妙和喵喵的信》,借助绘本中两个好朋友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引导幼儿利用信件传递感情,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大胆表达,并迁移到生活情景中,为幼儿的情感输出找到出口,并在活动中渗透前阅读和前书写,将幼小衔接渗透到课程和生活中。
刘铭执教科学活动《小钱币,大奥秘》。在幼儿的游戏中,时常看到孩子们扮演角色进行商品买卖的情景,刘铭利用钱币玩具卡、游戏商品图、商品挂牌等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在一个个问题中循循善诱,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方法,体验购物的乐趣。
李佳馨执教科学活动《兔子失踪案》。小兔子失踪了,怎么营救呢?李佳馨利用情境性的故事和图片,创设紧张刺激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对营救小兔的热切愿望,在“营救”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和记录,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最终,在“抓捕”环节,引导幼儿主动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分享他们的发现,并学习如何整理、概括和验证自己的推测,在一步步的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考、思维能力得以体现。
谢婷执教语言活动《小企鹅历险记》。她带领着孩子们和小企鹅进行了一场逃亡大冒险,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画面巧妙,暗含线索,充分调动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线索猜测联想、创编故事情节,并清晰表述,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提高思维反应能力,也体会了绘本带来的乐趣。景璟执教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时代不断进步,电子支付盛行,幼儿对人民币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结合这种趋势,景老师开展了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景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人民币的由来,并引导孩子们认识每一个面值背面风景的所在地以及特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认一认,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等形式,培养了幼儿独立购物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梁俊茹执教语言活动《慌张先生》。大班幼儿应该具有有计划的做事、自我管理的能力。梁俊茹以《慌张先生》的绘本故事为载体,调动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关注身边那些慌张的时刻。孩子们在活动中欢笑的同时了解遵守时间、做好计划、学会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动脑筋帮助主人公制定计划,学习时间管理,跟随着情节深入其中,孩子们真切地领悟到了时间管理的非凡意义。
郑莹执教艺术活动《小水滴旅行记》。水的灵动、神奇、变化吸引着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水是如何流动的呢?结合这一教育契机,郑莹利用实验和绘本引导幼儿了解小水滴的旅行过程,接着,孩子们用不同的工具表现小水滴旅行不同阶段的画面,并大胆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组合来表现水的变化,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夏子语执教科学活动《扎不破的纸》。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特性,教师应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特性。”纸作为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有着许多的用途,能够带来许多乐趣。活动中夏老师以纸作为主题,以科学小实验作为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让幼儿了解浸湿的纸巾的特点与作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体验科学实验的奇妙和乐趣。
范汝佳执教数学活动《让谁先吃好呢》。森林里的动物们因为一个桃子发生了争执,美味的桃子到底让谁先吃好呢?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孩子们结合”排序“为动物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范老师将数学知识巧妙的结合在游戏化课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田闪闪执教艺术活动《满天星》。艺术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艺术活动中,田老师以“满天星”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满天星的外形和用途,感受满天星的美。孩子们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下大胆发言、自由创作,并在看、说、做的过程中,自由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刘秀群执教艺术活动《疯狂汽车城》。各种各样的车子吸引了中三班幼儿的目光,她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以游戏和情景贯穿于活动中,激发幼儿想象力,并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参与设计特别的汽车,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车世界的精彩与丰富。
王诗雨执教科学活动《车轮滚滚》。中三班孩子对交通工具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圆圆的轮子更是有无穷尽的探索乐趣。王诗雨由此生发出探究可以滚动的物体的科学实验活动,以“车轮”为可以滚动的物体实际载体,通过给小车寻找车轮为实验目的,探究可以滚动的物体共性特点,比较可以滚动与不能滚动物体的各自特点,激发了孩子们探究兴趣和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磨课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围绕课程活动价值、活动目标、教学过程、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闪光点以及需要提升点。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每一次的学习带来的是思维的创新,每一次的创新酝酿着新的收获。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育理念、锤炼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