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聋生一年级开展了“我是文明小使者”德育大单元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文明礼仪,培养文明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行为。考虑到孩子们的特殊情况,老师在活动中采用了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
在第一周“文明礼仪我知道”中,孩子们虽然收集资料有些困难,但在老师和家长帮助下,通过图片认识了各种文明礼仪。课堂上,老师们用生动的手语和丰富的表情,讲解问候、课堂、校园、家庭礼仪,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还模仿老师的动作,努力学习。承诺书签名时,孩子们一笔一画,虽然不太理解每一项内容,但能感受到这是很重要的约定。
第二周“文明行为我践行”,为让孩子们掌握文明用语,老师制作了精美的卡片,一面写着文明用语,一面配上对应的手语和场景图。“文明用语小达人”评选时,孩子们积极用手语表达,特别可爱。校园里,孩子们互相提醒主动问好、爱护环境,还把文明行为带回家,家长反馈孩子变得更有礼貌。分享文明故事时,孩子们打手语讲述,虽然不流畅,但努力表达,特别棒。
第三周“文明习惯我养成”,孩子们每天认真记录自己的文明行为,虽然写字困难,但用简单的图画和符号记录。制定班级文明公约时,大家围坐一起,用手语和简单词语表达想法,最终共同完成。“文明班级”评比让孩子们更有集体荣誉感,都为班级努力。和家长制定家庭文明公约,增进了亲子关系,营造文明家庭氛围。
第四周“文明成果我展示”,成果展上,手抄报、绘画色彩鲜艳,照片和视频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文明小使者”评选时,大家通过投票选出表现优秀的同学,当选的孩子特别自豪,没选上的也表示会继续努力。最后,孩子们用手语表达要把文明礼仪传递给更多人。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有了很大进步,从最初不懂礼仪到现在主动问好、遵守秩序,学会了尊重他人,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当然,活动也有不足,比如文明用语学习时间长,部分孩子理解慢;和家长沟通协作可更紧密。
未来,聋一年级会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巩固孩子们的文明习惯,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让文明礼仪伴随孩子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