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峨眉实小教师团队走进安吉儿幼稚园开展峨眉胜东片区幼小衔接活动

来源:峨眉实小  作者:图/程静 陈丽华 文/李铮华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5-19

为积极落实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助力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5月16日,峨眉实小副校长童伟勤携手一二年级的部分教师前往峨眉安吉儿幼稚园开展了包含六所幼儿园的胜东片区幼小衔接活动。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趣味课程、专业讲座、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为家长和孩子们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小学的坚实桥梁。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开启探索之旅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思维拓展:农场丰收中的分类智慧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峨眉实小的陈佳欣老师在《有趣的分类中,以充满童趣的“农场丰收”情境为切入点,化身亲切的“橙子老师”,带领大(4)班的孩子们走进了奇妙的数学王国。“农场里老爷爷遇到储藏难题啦,咱们一起去帮帮他吧!”老师生动的话语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3.jpg
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解决“如何帮助农场老爷爷整理”的问题时,陈佳欣老师引导孩子们自由讨论并大胆尝试初步分类。孩子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陈老师适时启发孩子们从大小、种类和颜色等不同角度去思考分类标准,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思维。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分类实际意义的理解,陈佳欣老师还举例了生活中的超市、衣柜等场景。“在超市里,商品要分类摆放,这样顾客找东西才方便;衣柜里,衣服也要分类整理,这样我们找衣服就不会手忙脚乱啦。”孩子们纷纷点头,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整个课堂以农场故事贯穿始终,通过实物操作和多维分类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感官体验,让他们不仅深化了对分类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结意识。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4.jpg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绘本阅读:《棉花姑娘》里的奇妙之旅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峨眉实小的范倩老师在绘本阅读中,化身为“魔法引路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大(2)班的孩子们开启了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之旅。她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探索汉字魔法、聆听奇妙故事的乐趣,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对小学课堂的期待。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互动,想想棉花相关的问题哦。”范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积极回答。“棉花是白色的,软软的,就像云朵一样!”一个孩子兴奋地分享道。通过这样的趣味互动,孩子们快速熟悉了小学课堂规则。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范倩老师用真实的棉花实物导入课题,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在分段讲述故事时,她巧妙地配合动画、板贴,还带着孩子们模仿燕子飞、青蛙跳等动作,让孩子们沉浸式地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与故事中的角色一同冒险。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故事结束后,“角色大闯关”游戏闪亮登场。“听指令做动作”环节,孩子们反应敏捷,动作整齐划一;“帮棉花姑娘道谢”环节,孩子们用稚嫩而真诚的语言,表达着感恩之情。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专题讲座:引领幼小衔接方向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幼小差异分析与入学适应问题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精彩的课例结束后,两位老师分别阐述了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想法。随后,副校长童伟勤以“共赴成长星河,幼小衔接双向滋养”为题,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专业而实用的专题讲座。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5.jpg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童伟勤通过详实的数据指出,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存在显著差异,许多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初期会面临适应问题。数据显示,开学两个月后,约60%-7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但仍有30%-40%的学生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规则意识差、任务意识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以及与同伴合作困难等。家长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着重要信息,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对比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接着,童伟勤详细比较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活动形式、生活环境、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社会要求和期望值等方面的差异。她指出,幼儿园教育注重游戏和自由探索,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欢乐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而小学教育则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像从一片自由的草地进入了有序的花园。”童校长形象地比喻道。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幼小衔接误区与应对方法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走出幼小衔接误区的环节,童伟勤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指出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如过度强调知识灌输、忽视孩子的心理适应等。“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学不会拼音就着急,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耐心地解释道,“其实,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孩子心理、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全面衔接。”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6.jpg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针对这些误区,童伟勤提出了科学的引导方法。她从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和习惯准备三个方面,为家长提供了具体的幼小衔接建议。在物质准备方面,要为孩子准备合适的学习用品;在心理准备方面,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在习惯准备方面,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如按时作息、自己整理书包等。专家特别强调,家长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入学适应过程,避免过度焦虑,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1.jpg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互动答疑:解开家长心中疑团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讲座结束后,童伟勤和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汪秀萍热情地为家长们答疑解惑。面对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拼音难题如何突破”“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怎样分配”等,两位教师耐心倾听,细心解答,给出了专业而实用的建议,得到了与会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许多家长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峨眉山市实验小学作为峨眉山市东部片区幼小衔接的领头羊,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教育讲座,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成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更多新思路、新方法。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小学生活中绽放光彩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iZC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峨眉实小
责任编辑:李进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