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5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开启“非遗浸实幼,嘉韵润童年” 第三届六一艺术主题月活动。本次艺术节,基于“生命”“生态”“生活”化园本课程理念,通过“创、演、赏、玩”四个维度让儿童多感官接触非遗,体验并感受非遗的魅力,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非遗文化。在活动中充分释放天性,展现童心童美,呈现聚焦“表演”“艺术创作”的多元儿童艺术作品盛宴。
在戏剧活动开展前,中七班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了深度的对话,了解孩子的内心,希望戏剧活动能够真正源自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孩子们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想表演的内容,“川剧变脸”以25票的高票数获得了“被表演权”。在商量之后,其他的小朋友也愿意加入“川剧变脸”的戏剧演出。
教师与家长分享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根据孩子们的意愿,他们分成了表演组和幕后组、制作绘本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有的擅长表演、有的擅长道具准备、有的擅长场地布置、有的擅长绘本制作……作为成人,我们赋予孩子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去实践想法,如此,他们才能在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被看见、被支持、并获得成就,呈现童年的真善美。
通过观察与讨论,教师发现孩子们对于非遗艺术“川剧变脸”了解不足,于是教师提供了川剧变脸的知识图片及视频,投放关于川剧变脸的书籍这些资源的支持,让孩子对于川剧变脸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孩子们发现川剧变脸服饰上有巨蟒的图案,他们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启了一场探秘“巨蟒”的旅程。通过家园合作,孩子们回家了解了蛇和蟒的知识,到幼儿园后他们迫不及待向全班分享了“蛇和蟒蛇大调查”的知识。孩子们还通过用彩带舞蹈、剪撕彩纸、多人合作用身体的方式表现她们心目中各种各样的“巨蟒”,加深对“巨蟒”的了解。
戏剧变脸怎么表演呢?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儿童的想法,教师鼓励幼儿以绘画剧本的形式初步构思变脸戏剧剧本。一台剧的呈现不仅有台前,还有许多的幕后工作,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让他们自主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选择。道具组的孩子们通过戏剧的系列活动,也能够成为此次活动的主角。每一样工作都会激发儿童去想象、创造、计划、协调、反思、交往、合作。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审美艺术素养也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渗透与经验丰富。
孩子对戏剧表演的喜好是天生的,市实幼希望在每一年的的戏剧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演绎和建构着他所喜欢的角色,刻画出独一无二的角色。
非遗不“遗”,童年有“韵”,愿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为自信、自豪的中华文化传承者,让我们共同期待六一节当天更多文化传承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