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助推幼儿园发展,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日前,乐山市教育科研课题《沫若文化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沙湾区实验幼儿园如期举行。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发改室理论教研员高德全、幼教教研员戈文丽,沙湾区教师进修校副校长王勇、理论教研员万莉和幼教教研员潘军等 5位专家应邀参加开题论证会。会议由宣读论证报告、课题组介绍实施方案、专家评议、课题组表态等四部分组成。

课题组成员刘巧一从选题背景,核心概念界定,课题的价值、研究目标及内容,主要研究方法,课题研究预期效果,课题研究保障等八方面作论证报告;基于我园对课程建设的已有经验,通过课题研究搭建专业发展平台,以沫若文化课程开发为实践载体,通过课题赋能,通过“研究——实践——反思”的螺旋上升模式,培育一支具备文化敏感性、课程架构力与教育创造力的师资队伍;并以幼儿为主体,将抽象的文化符号结合幼儿年龄特征与学习规律进行适童转化,梳理、构建起适合幼儿园的文化园本课程体系。课题组成员杨雨从实施路径、研究路径、研究人员及具体分工、实施计划、研究保障等四个方面作实施方案介绍。
专家评议环节,与会专家对我园课题的真实性给予肯定,同时也对课题的后期研究提出意见。戈文丽指出:选题背景要具化,突出想要表达的核心;沫若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同步进行,要边行动、边研究、边总结;对于名人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缺失,戈老师建议:“多看、多学、多总结”,要思考效果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明晰方向。沙湾区幼教教研员潘军表示,要从课程的宽度、广度、课程架构的内容进行思考。王勇首先对于我园课题的选题价值给予肯定,随后从选题方向、目标、价值、研究内容的指向性、园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一一进行讲解。高德全从沫若文化融入课程开发的价值出发,让我们思考“什么才是更有价值的研究点?在以名人为契机融入地方文化的文化传承,我们该以什么为抓手呢?”,以问题为导向,帮助我们找到研究的价值点,并进行研究内容的取舍。
最后,课题组组长彭贤蓉对各位专家对该园课题研究的指导、引领表示衷心的感谢,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对幼儿园后期的课题研究开阔了思维,明晰了方向,并进行表态发言,她表示,将继续梳理、调整、优化研究内容,思考如何将沫若文化的精髓落实到幼儿园,完成适童转化,让幼儿实现对于沫若文化的认识,实现后期的成长向更高层面的过渡。
乐山市沙湾区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