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要分享”“别人说话要耐心听完”“上下楼梯要排队”…… 近日,乐山市机关幼儿园乐艺分园(总园)大三班诞生了一份特殊的《班级约定》—— 这份约定并非教师单方面制定,而是由孩子们化身 “小小立法官”,通过共同商议、投票表决敲定,成为真正的 “童款” 约定,有效提升了幼儿遵守规则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据大三班教师王琴玉介绍,开学初期,孩子们仍带着假期 “小兴奋”,出现坐不住、追逐打闹、整理玩具时因争抢闹矛盾等 “浮躁小状况”。“这既说明孩子们还未完全适应新学期节奏,也反映出单纯由教师制定的规则,难以让幼儿真正内化。” 王琴玉表示,基于此,班级决定引导幼儿自主参与班级公约制定,让他们从规则的 “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 “主动制定者”。
在公约共创环节,孩子们积极表达想法,你一言我一语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规则:“玩具要分享,不能抢”“听别人说话时要认真,不能打断”“上下楼梯要排好队,不推挤”…… 教师则适时引导,将孩子们的想法归类为 “生活习惯”“安全规则”“文明礼貌”“学习习惯” 四大类,再组织大家逐一讨论、梳理整合。每一条规则的确定,都需经过全班幼儿举手投票,获得多数认可后方能纳入《大三班班级约定》。
为让约定不只是 “墙上的图画”,班级还开展情景演练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拟 “如何有序排队”“怎样友好相处” 等场景,在实践中加深对规则的理解。“这份约定不是束缚,而是为孩子创造安全、有序、有爱的成长环境的基石。” 王琴玉说,在制定与遵守约定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树立了规则意识,还锻炼了语言表达、合作协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归属感与民主意识也悄然萌芽。
园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三班的 “童款” 约定是幼儿园践行 “以幼儿为中心” 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后续将鼓励更多班级借鉴这一模式,让幼儿在自主参与中实现成长,逐步从 “他律” 走向 “自律”。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