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虽已落幕,但乐山外国语学校德育部举办的 “一帧家圆・满月寄情” 中秋亲子摄影故事展活动的温情仍在延续。此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家庭温馨瞬间的平台,也成为文化传承与情感共鸣的盛会。以下精选优秀作品,带领大家重温团圆的温情与美好。
初一 6 班陈芮汐的作品中,中秋的风带着薰衣草香,她和弟弟一左一右搀扶术后的父亲,父亲脊背微驼,掌心攥紧。她触到父亲指间薄茧,父亲说 “这花比去年开得更盛”,她悄悄把父亲的手往怀里带。
初一 14 班唐晨曦的中秋没有远游,一家人躲进大山。山涧溪流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能看见小鱼儿、小虾、小螃蟹。鸟儿在树林间跳跃歌唱,风一吹树叶飘落像蝴蝶。他们划着皮划艇,爸爸掌舵,妹妹划桨,她 “坐享其成”,笑声响彻山涧。妈妈在岸边吃烧烤,用手机记录瞬间。
初一 15 班罗程希的中秋夜没有圆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微风刮得树叶沙沙响。老宅木质墙壁有木香,窗上 “福气到” 窗花红艳。圆桌中央,切开一角的月饼像满月,栗子、葡萄在暖黄灯光下泛光,映得爷爷笑容慈祥。孙子含着月饼问爷爷,爷爷轻拍孙子的背,妈妈举着手机记录,奶奶在厨房收拾碗筷哼小曲。
初一 16 班江庭瑶和爸爸妈妈、外婆去峨秀湖看向日葵。向日葵金灿灿,风掠过花海,花盘朝阳光倾斜,花秆轻晃,空气里有花香。
初二 1 班王婕妤的中秋,夜幕降临家人围坐吃团圆饭,餐桌上佳肴香气四溢,大家分享趣事。饭后漫步赏月,月光像银纱,月亮又大又圆像白玉盘,云朵在月亮旁飘动。她仰望月亮想起嫦娥奔月的传说。
初二 3 班付诚熙的父亲中秋出差归来,外套带凉意,手掌温暖。他洗手后拿豆沙月饼分给家人,这是家里多年的规矩。母亲做了晚餐,一家人喝饮料、谈往事,留下全家福。
初二 3 班邱韵菡的照片里,一家在天全石榴熊猫雕塑前笑。妈妈指熊猫,爸爸揽弟弟,草地绿、石榴红。国庆中秋假期爸妈带他们来打卡,妈妈说 “我们家也像石榴籽”。她摸雕塑上的 “石榴籽”,懂了团圆的意义。
初三 7 班吴昱睿和妈妈在贵州侗寨鼓楼前,灯光照出鼓楼轮廓和雕花纹路。妈妈说鼓楼是侗族的 “家”,是亲人团聚的地方。晚风里,鼓楼灯火闪烁。
初三 9 班苟马马娜听到楼下熟悉的脚步声,爸爸拖着行李箱回来,她扑到门口被爸爸抱住。餐桌上奶奶炖的排骨汤冒热气,妈妈摆好月饼,爷爷给爸爸倒桂花酒,两人絮叨。后来他们一起在阳台看月亮,爸爸说月亮像白玉盘。
初三 9 班彭冬席和父亲在乐山奥林匹克运动馆草坪上看足球赛。乐山队 3:0 完胜攀枝花队,看台上欢呼,父亲的笑容让他难忘。球场内橙色观众席有热情,球员穿红蓝球衣奔跑,广告牌有 “CHANGHONG” 字样,显示屏滚动信息,上方有 “CCTV” 标志,一侧有 “国运兴则体育兴” 的标语。他们在正对替补席的位置,几面红蓝旗帜飘扬,场边有白色后勤车,远处有半圆形屋顶建筑,彩色装饰和节庆旗帜增添活力。比赛结束掌声不息。
此次中秋亲子摄影故事展活动已圆满落幕,传递的中秋文化精髓与家庭亲情温暖将留在大家心中。乐山外国语学校德育部将继续秉承 “以德立人,以情育人” 的教育理念,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月满中秋终圆梦,家圆情深永留痕。让我们共同珍藏这份回忆,期待下一次相聚,让爱与温暖在校园继续传递!
乐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