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近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建立作业审核机制、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建立作业登记制度、建立作业通报制度。
《通知》还要求教师不得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 开展教学活动,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料。通过规范记录作业的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完整记录,原则上教师不得通过班级QQ 群、家长微信群、校讯通、钉钉群等方式通过家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教师布置必须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方可完成的家庭作业。
《通知》提出要科学设计作业。各学校要建立作业内容研究专家队伍,开展专题研究,提高作业的针对性。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鼓励通过设计“作业超市”等形式,为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寒暑假作业要注重学科的均衡性,各学科要设计综合性、探究性、参与性、操作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布置电子作业,应对学生进行正确使用网络、注意用眼卫生教育。
关于家长们特别关心的作业总量问题,《通知》明确要求,各校要探索利用信息化等手段,有序安排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不同年级,对于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也作出相应的量化规定,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通知》提出,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强化面批讲解。严禁在作业上只批个日期或“阅”或在整页书面作业上只打个“√”或“X”;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家长代为评改作业或签核作业;严禁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严禁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在班级家长群公布作业完成质量较差的学生信息和作业完成情况。各地要进一步加强课后服务管理,对本地有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
《通知》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监管责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