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广大学校人才培养的自主性、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创新培养机制,让更多高水平人才“冒”出来;如何推进评级制度改革,真正激发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力;如何集聚一批德才兼备、热爱教育、造诣深厚的“大先生”,投身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教育系统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致力于让我国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不断涌现。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自主性、自信心、自豪感。
“首先要把准政治方向,坚守人才培养自信之魂。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在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系统谋划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干实事求实效,让党旗始终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发挥制度优势,筑牢人才培养自信之基。“持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化课程思政,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健全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总结百年党史中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负责人介绍。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不少一线教师反馈,“如今,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已经成为全国大中小学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自觉追求。”
采访中,有高校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不断涌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总师均在国内接受本科教育。实践证明,中国教育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能力培养出大师来。”
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
2020年初,“强基计划”试点实施,这项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机制的高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致力于打通评价、选拔、培养和后续发展等多个关键环节,为国家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长期发展储备输送拔尖人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教育系统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超常规培养拔尖学生为重点,打造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格局。特别是围绕选拔、培养、评价等关键环节,为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投身基础研究的拔尖学生畅通成长渠道。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改革选拔机制,为拔尖学生脱颖而出‘设通道’。实施‘强基计划’,聚焦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专业,在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探索顶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在北大、清华设数学‘英才班’。同时,创新培养机制,为学生多样化培养‘留空间’。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部分学生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启动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倾斜支持数学、物理等学科,构建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协同机制。”
“近年来,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在加强。一方面更加注重整体性,对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设计。一方面更加注重系统性,深化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关键要素综合改革。”采访中,不少高校负责人认为。
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强化人才培养保障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文件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要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这就需要积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为此,教育系统积极完善评价机制,推进人才培养评价“破五唯”,科学设立评价指标,探索开展多主体、中长期评价,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
“切实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下定决心破除缠在教育身上的‘五唯’,回归育人状态,祛除浮躁功利之弊。”各地教育部门负责人普遍认为。
“同时,着眼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厚植人才发展土壤,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建强教师队伍,加大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向基础学科倾斜;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国家、地方、学校、社会多元投入机制,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推动建设基础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接触前沿领域提供平台。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教育系统正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培养一流人才方阵而不懈努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