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要求确保内容健康干净,落实好防沉迷要求,严格校内教育管理,推动家校协同发力,切实加强监管问责。
除了上述要求,青少年模式也是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关键一环。经过多轮治理,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的情况有所缓解,用户实名注册的要求基本得到落实,但是,仍有不少青少年想方设法试图绕过青少年模式,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优质内容太少。
去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0名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孩子使用网络平台时,79.7%的受访家长会打开青少年模式。43.8%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模式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效果好,24.4%的受访家长觉得效果不好,70.8%的受访家长建议优化青少年模式中的内容池。
针对这一问题,《通知》特别强调: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引导网络游戏企业开发导向正确、内涵丰厚、种类多样、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产品,确保内容优质健康干净。一些平台也就此进行了探索。
近日,微信升级一年前上线的“青少年模式”,加入“监护人授权”这一新功能。监护人可以远程授权青少年访问公众号、小程序、链接和视频号的使用时间。微信方面表示,加入这项新功能,是因为此前开启“青少年模式”后,未成年用户只能观看平台精选的青少年内容池。如果平台精选的青少年内容池能够满足青少年的需求,青少年就不必绕过青少年模式访问其他内容了。
今年秋季开学之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腾讯携手为青少年定制“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邀请科学家、艺术家、时代楷模等1000位名人名家,讲科学故事,谈艺术文化,分享成长经历。大师讲堂采取10分钟视频的形式,辅以AR和动画演示,在微信、QQ、腾讯视频、腾讯微视、QQ音乐等平台“青少年模式”中,面向广大青少年首发,受到青少年的好评。这也为其他平台提供了借鉴。
总之,平台不能把设置青少年模式当作任务应付了事,要切实担起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尽最大努力建好内容池,引导青少年更好地利用网络工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青少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