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减”以来,有部分学校反映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还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经费不够等问题。教育部门下一步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12月21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提出的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在基层确实有一些这样的反映,并就如何解决师资、场地、经费问题作了回应。
师资:学校空缺的编制要补齐、补到位
关于师资问题,吕玉刚说,首先学校内部要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更加积极参与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当然,现在已经参与面比较广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参与进来。特别是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要发挥每个老师的特长,充分展示每个老师的才华,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课后服务。”吕玉刚说。
其次,吕玉刚提到,要按照国家编制标准,把学校空缺的编制、空缺的老师要补齐、补到位。也就是说,提供更多的老师从事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
“关于这件事情,教育部和中央编办已经做了沟通,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形成了文件。要依照国家中小学编制标准,以县为单位,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补充老师,有更多的老师来分担课后服务工作。”吕玉刚说。
此外,吕玉刚提到要系统调,即学校之间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统筹之下,调剂余缺。有的学校老师承担课后服务能力比较强、水平比较高,有的学校可能师资力量不足,对此学校之间可以组织调剂,吸引一些、安排一些有能力的学校到一些薄弱学校去支持做好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还有外部请。中央文件也有规定,要积极地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经过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合作,面向社会可以遴选一批有志愿从事课后服务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包括体育的、文艺的、科普的。”吕玉刚补充道。
吕玉刚表示,最近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发文,将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普资源支持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这里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即科普工作者,也包括一些科普基地,可以把学生组织到那些地方去参加课后服务。要多种渠道来使课后服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场地:要统筹安排,充分挖掘、利用好现有的校园和社会资源
关于场地问题,吕玉刚表示,首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排课后服务时,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其次是要统筹安排,充分挖掘、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比如体育场馆比较缺的话,可以前一个小时安排一部分人,后一个小时再安排一部分人,把这些场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学校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是要就近走出去。“我们周边有很多社会资源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学生愿意去的,比如说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还有科普基地、体育场馆等等。农村地区可以到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这类地方去,靠企业近的也可以到企业去。”吕玉刚说,总的来说,要把社会教育资源利用好,就近安排,丰富学生们的课后服务活动。
关于经费问题,吕玉刚表示,在中央“双减”文件当中,特别重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问题,明确提出要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来保障课后服务经费,具体操作要由省里来执行,提出具体的办法,由各省去定相应标准。
“可以两条腿走路,既可以有财政补贴,也可以有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吕玉刚说,“采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要按照规范的程序明确收费标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经费保障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不解决是不行的,这是中央文件的明确要求。”
吕玉刚还强调,“在这里,我也特别呼吁,现在少数还没有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的地方,要抓紧落实,教育部将加强督办。希望各地高度重视,解决好这个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