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新的职业教育法已公布,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近日,网上有关“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的消息广泛流传。新的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施行后,是否意味着将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职业教育法修订后无“教育分流”表述
此次修订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修订后的新的职业教育法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字数由3400余字增至10000余字,内容更加充实。
关于初中后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前后具体有何变化?
澎湃新闻注意到,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起始于第十二条,内容为: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新的职业教育法中,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起始于第十四条,该条内容为: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同时,新的职业教育法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第十五条提到: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由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根据高等职业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对比可以看出,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中未再提“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但中职学校和中职教育依然存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将相互融通。
不提“分流”,是否等同取消“普职分流政策”?
近日,网上有文章称“新的职业教育法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在“普职分流”话题备受社会关注的当下,这一说法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将此理解为“高中都能上,大学再分流”“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
什么是“普职分流政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在其《关于完善我国普职分流教育政策的建议》中提到,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职分流,且坚持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简称“普职分流政策”,始于1985年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如何看待新的职业教育法未提初中后“教育分流”?
对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向澎湃新闻表示,此前政策被理解为,只有成绩好的一半的学生能上普通高中、上大学,另一半成绩相对靠后的孩子只能去上中职院校,与大学无缘,因此社会大众对“分流”存在误解。事实上,中职升学率也很高。“北京大学田志磊老师在题为《中职教育升学:误解、事实与政策》的文章中披露,调查显示,中职已经全面高考化,主要目的与方向是升学,不再是就业。”陈志文说。
陈志文指出,去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进行了调整,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中职教育升学和就业并重,不再提“分流”,着重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相互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新的职业教育法未提“分流”,是否等同于取消“普职分流政策”?
陈志文表示,“政策与法律法规是不同话语体系,不宜错位解读,据我所知,取消‘分流’的表述,跟取消‘普职分流政策’是两码事,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没有变。”
2020年,教育部等九个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就《行动计划》相关内容答记者问中,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提到,“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优化中职学校布局,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此外,今年2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对有关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的建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进行了回应。陈子季明确表示,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陈志文还表示,相关部门与相关负责人应该都是深度参与了职教法立法过程的,如果新职教法真的存在 “取消普职分流”这么重大的调整,相关负责人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还公开发表与之相违背的讲话。
在上述教育部发布会上,陈子季还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一方面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要提升中职办学条件,畅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学渠道,中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多种发展路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