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破千万教资考启幕,为何持续升温?教资热是否等于从教热?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0-31

2022年下半年中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29日启幕。据教育部数据,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10年间翻了66倍。77L四川教育在线

数字之外,自3月以来,从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开通查询通道开始,社交网络上“教资认定”、“教资面试成绩”等多个相关话题便轮番登上热搜榜,而随着首次破千万的教资考试临近,“教资热”现象又一次成了舆论热门话题。77L四川教育在线

教师资格证考试为何持续升温?“教资热”是否等于“从教热”?此番热度背后,一连串问号待解。77L四川教育在线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据报道,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人,2017年达410万人,2019年攀升至近900万人,2020年达到近1000万,而此次,这一数据直接突破千万。针对报名人数呈现的上升曲线,很多人直接得出“教师已然成为当下最抢手职业”的结论。77L四川教育在线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直言,不能简单由“教资热”推论出“从教热”。他指出,教资考试报名人数增加,直接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先参加教资考试获得教师资格,也是多一条就业选择,所谓‘技多不压身’‘证书多了路好走’。因为获得教师资格,是参加教师招聘的前提条件。但获得教师资格后,还会在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间做选择,有部分教资获得者并不参加教师招聘。”77L四川教育在线

熊丙奇指出,分析教师职业的受欢迎程度,教资报名人数可以是一方面指标,但不是关键性指标。关键性指标是教师招聘时的报录比,以及应聘者的整体素质。77L四川教育在线

今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明确在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审核结果,扩大免试认定改革的范围。熊丙奇认为,随着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的推进,报名教资考试的人数有可能减少,教资考试的主力军将变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显然,届时可能由此导致的教资考试报名人数减少,也并不能说明‘从教热’就降温了。”熊丙奇说。77L四川教育在线

他分析称,客观而言,随着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择从教,一些地区的教师招聘很“火爆”,这对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教师招聘还存在“冷热不均”以及“性别失衡”两大问题。77L四川教育在线

“冷热不均”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的教师招聘。发达地区、大城市的教师招聘比较受欢迎,而在有的农村地区,招聘教师则较“冷清”,甚至出现“零报考”的情况。“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教师待遇不高,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熊丙奇说。77L四川教育在线

据悉,针对这一状况,今年7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推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以及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近万名本科层次师范生。77L四川教育在线

对此,熊丙奇认为,国家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和优师计划,为这些地区输送教师,确有成效。未来要加强这些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除了继续推进相关计划,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77L四川教育在线

此外,教师队伍中的性别失衡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关注。有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从小学到高中,男专任教师比例持续下降。77L四川教育在线

熊丙奇指出,上述现象有多方面原因,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是主要因素,“‘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要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这是建设教师队伍的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持续提高教师的待遇,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77L四川教育在线

教育部发布的今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熊丙奇认为,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的基础,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还必须对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77L四川教育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77L四川教育在线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