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花似锦,正是学习好时光。为进一步推动若凡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的管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打造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管理团队。4月18日-19日,乐山市市中区若凡名校长工作室一行15人,紧扣“怎样实现减负提质与优化队伍建设”主题,齐聚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集体研修活动。
生命是教育的基点,未来是教育的指向。据了解,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始建于2001年,坚持“绿润生命、盛及未来”办学理念,通过践行“绿色教育”,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内涵发展及卓越发展.今天的绿盛实验学校教学班达161个,在校学生8726人,在职教师534人,已成长为自贡市规模庞大、特色鲜明、成果突出,广受老百姓赞誉的公办九年一贯制教育名校。
参观校园,感受“绿盛文化”
工作室一行在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杨景华、副校长林玉平、副校长闵平及燊海森林小学校长宋世平的陪同下,从教学楼到心理咨询室、国防馆、科技馆、禁毒馆、玖光书房……一路走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见证了文明礼貌、自信阳光的绿盛学子;体验了丰富多彩、温情润心的特色课程;感受了修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情怀,给参训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灵动的印象。
交流研讨,学习“绿盛实践”
观摩结束,大家移步会议室开展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由工作室成员周洋主持。
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副校长江雪梅从“坚守一个主张,构建一个体系,实现一次蜕变”出发,围绕绿盛学校如何“减负提质”,在细化课程设置、深化课堂改革、优化作业管理、强化家校共育方面的具体实践为大家作了深度的分享交流,让与会成员对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副校长林玉平以《梯级式团队化教师专业发展》为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认知”“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效益”三个层面,分享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有方法和路径,工作室成员们在汲取新思路和方法的同时,思学并进。
吸纳整合,创生“绿盛”管理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工作室成员围绕此行的所见、所思、所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工作室主持人、乐山市第七中学校长虞开宏勉励工作室全体成员:要以此次绿盛之行为契机,把学习到的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与自己学校的实际相融合,学会筛选性吸纳,学会反思性自省,学会交互性共享。在时不我待的当下,全体工作室团队要恪守“绿色发展”观念,要尊重“心智律动”规律,更要勇于整合并创生出适合各自学校优质发展、跨越发展的路径与方略,为市中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教育人的一份力量。
思者常行,行者常至。参与研修的校长们因不断学习而成长,因深入省思而明志,因俯首躬行而事成,在“若凡名校长工作室”这个温润勤勉、互助共享的大家庭里,将继续携行,在追求教育梦想的道路上笃行不怠。
乐山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