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求,乐山市主动作为,顺应发展趋势,回应群众关切,探索“三融通”模式,构建职普融通多样化成才、多元化发展立交桥。
职普学校结对融通
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十三五”期间,在个别区县开始探索职普融通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乐山市教育局出台《关于推动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职普融通作了科学、全面、完整的制度性设计和安排。严格落实两个“20%”(职普融通班招生计划不超过本校总计划20%,转录结对普高学校人数不超过试点规模的20%)。试点学校从最初3所扩面到2024年15所中职学校,占学校总数78%,与全市17所普高结对融通,涉及中职学校28个专业,招生规模从400人扩大到2200人,形成“一对一”(1所中职学校结对1所普通高中)、“一对多”(1所中职学校结对多所普通高中)、“多对一”(多所中职学校结对1所普通高中)三种结对模式。
推进校际师生流动。结对学校共同制定职普融通班课程和教学方案,试点班主要设在中职校,注册中职学籍,个别设在结对普高。普高派遣教师参与文化课教学,中职校派遣专业课教师参与普高生涯规划和职业启蒙教育,双方互派相关学校教师跟岗研习。3年来,结对学校互派师资200余人次。职普融通班学生第一学期结束后参与全市普高学业测试,成绩达结对普高同年级学生平均分,经本人申请,按一定决策程序后可转入普高;结对普高学生通过生涯规划和职业启蒙教育,有意就读中职的,经结对中职校测试合格的可转入中职就读。3年来职普融通试点规模60个班3100人,达标学生(达到结对普高转录条件)909人,达标率29.32%,实际转录279人,转录率9%。普高转入中职校就读133人。
规范过程督导管理。结对学校须签订融通试点协议,共订办学方案,设置普高、中职核心课程和班团课等三类课程,经属地教育部门审核后报市教育局备案。招生管理纳入全市统一中考平台,由市教育局下达招生计划,实行统考、统招、统录。对试点学校和班级由教研部门开展常态化教学视导,形成质量分析报告。试点周期结束前,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展试点办学综合评估,评估得分较低的限期整改,并缩减相应招生计划,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试点资格。目前已开展3轮教学视导,试点合格率100%。
综合高中内部融通
建立综合高中办学评审准入退出机制。2021年,乐山审批了第一所综合高中。为深化升级职普融通育人模式,2023年市教育局出台《乐山市综合高中(班)办学改革试点试行工作方案》方案,新审批了2所综合高中(班),在中职学校增设普高教育办学层次。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高中学校两种办学类型进行分类统筹管理,分别纳入年度职普招生计划,其中普高计划原则不得超过学校总计划的30%,3所学校普高层次招生1300人。市教育局按年度开展综合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指导,及时指导整改存在的问题。试点周期(三年)届满进行综合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取消综合高中(班)试点资格。目前已完成1所学校综合评估,结论为合格。
构建职普教育资源全要素融通机制。综合高中办学试点实现职普两类教育资源全要素融合融通。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支队伍、一体化管理。所有办学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优化组合、共享共生,促进两类教育优势互补。学生社团资源、校企合作资源、实验实训室、学科竞赛、技能大赛、艺术体育、德育主题活动、通识性教育课程、1+X证书培训考证、校本研修等实现两类教育大融合,拓展了两类教育师生知识眼界和技能素养。3年来,普高部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85人次,考技能证书52人次,职高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征文比赛、中小学生科技节获奖37人次,职普两类教师交叉或联合开展两类教改项目和课题研究27人次。
形成“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综合高中提供了职普教育深度融通的最佳范式和样本,为职普两类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提供零障碍和超便捷通道。两类学生以学期为周期,提前申请参加对方相关课程学习并获取相应学分,计入毕业学分总量和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在课程互选基础上,以学生意愿和适应性为主要依据,学校审核完成两类学生学籍互转,3年之内提供3次转学转录机会。内部融通完成中职转普高35人,普高转中职43人,两类学生互选课程8门351人次。
普通教育分段融通
乐山已基本建立职业启蒙教育融入普通学校教育框架体系,根据不同学段进行系统设计、突出重点、分段落实。
学前教育重在生活感知体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早期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围绕幼儿身边事、身边人和身心发展需要开展轻体量劳动活动、游戏活动、职业特征感知和角色扮演、种养殖活动。各地各校开发出幼儿劳动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感知等校本活动课程200多门,建立幼儿劳动体验基地25个,创建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园2所,市级5所。
义教阶段强化劳动实践认知。将劳技、实践、创新创业、职业体验纳入义教阶段立德树人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劳动品质、通用职业技能、实践精神、责任担当。初步构建起研学活动、劳动技能、职业体验三大课程体系。联合教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开发劳动技能课程18门、研学课程11门、职业体验课程7门,打造劳模工匠进校园、职业教育开放日、中小学生科技节等三大地方性品牌。建成省级研学基地3个、市级12个,市级职业体验基地7个、县级9个,每年开展职业体验10万人次。
普通高中突出生涯规划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围绕理想信念、自我认知、社会理解、学业规划、健康生活、生涯规划等重点开展职业启蒙和生涯规划教育。联合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构建“中心+基地+课程+活动+评价”五位一体的普高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机制。每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共建1—2个职业实践体验基地、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展多元社会主题活动,科学实施学生发展诊断评价。调研表明,运行效果良好,学生参与频率较以往增加90%,对未来专业、职业选择有明确倾向学生增加200%,综合素质评价优秀率增加5个百分点。
经验启示
“以生为本”是教育改革试点的基本前提。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强,其各项智力、技能、思想、素养都在不断变化和成长,体现明显的个体差异,职普融通改革就是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适契发展优势和学业愿景的教育机会,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领域,给予积极支持和培育。
职普融通是破解二元教育结构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初中后教育实行职普二轨分流,“中考”一考定向,学生只能在中职和普高间被动“二选一”,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教育选择权和教育意愿。职普融通在保障和稳固各自类型优势情况下,有效解决了学生的教育选择和职普教育双向互通、双向赋能问题。
职普融通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时代选择。面对后工业时代产业、职业、就业形势急剧变化,需培养和造就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特色性人才,迫使教育制度和育人模式作出适应性改革,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多路径成才的教育环境和制度。职普融通洽是顺应教育改革趋势的必然产物。试点以来,中职转入普高实现升学279人,其中升入本科253人;普高转入中职实现升学133人,其中本科101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考取硕士8人,博士1人,参加技能大赛获省级奖项21人,市级奖项38人。
乐山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