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嘉州,草木蔓发,春山可望。3月23日,乐山市实验中学2026届7班的少年们暂别书卷,走进乐山嘉州冲锋号训练基地的怀抱,以一场"植此青绿,共赴春约"的实践活动,共同编织成一曲献给春天的交响诗。
活动伊始,两位园林专家执起铁锹,在阳光中为同学们演示"种树的学问"。铁锹破开湿润的土层,掘地约十厘米。"要让树根像婴儿睡在摇篮里一样舒展"。覆土时,老人特意在根部围出浅盘状凹槽,如同让新生命躺在柔软的大地摇篮上。"这是小树的饮水杯,雨季来临时能留住天赐的甘露。"少年们屏息凝望,看两位古稀老人与幼树执手相托--苍老的手掌抚过柔嫩枝条,泥土从指缝簌簌滑落。仿佛下一秒,这棵小树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投下一片绿荫。
宋乐睿半蹲在新翻的泥土上,神情专注的学习姚依伶翻土。钟霖洁手握那颗不足手腕粗的树苗,等待它躺进大地的怀抱。在旁的梁苑皓等人则期盼着小树苗栽好的样子。一颗小树苗带着几个人的祝福,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吸收阳光和雨露,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少年们又何尝不像是这一颗小树苗呢?与此同时,曹彧竹则手拿铁锹,卖力的挖出一个深坑。其余的同学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看着,眼神中满满是赞赏和跃跃欲试。
男生组的劳作则激荡着蓬勃的力量感。张锦轩的鞋深陷泥泞,索性将铁锻柄抵在肩头,模仿纤夫拉纤的姿势撬动石块。最动人的莫过于协作时刻。当邹云帆扶着树苗微微倾斜,五双手同时从不同方向稳住树苗;当窦国豪蹲身检查根系是否舒展,立刻有人为小树埋土。
暮春的阳光下,少年们的影子与树影交错重叠,汗珠坠入泥土时起细小的虹彩。"等我们毕业了,这些树就是留在嘉州的坐标。"不知谁的感慨随风散入山岚,背后的树林竟也沙沙笑。大家纷纷与自己的劳动成果合影,其中还有一棵小树苗有着周老师的亲笔签名。
青山新翠成行立,心田种下爱自然。日影西斜时,二十株柑橘树已在山城上站成少年的阵列。小树在晚风中轻颤,与身后郁郁葱葱的树林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它们总会长大。
人得像树一样活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归途回望青山处,已藏青春一卷诗返程大巴启动时,爷爷仍站在树苗旁挥手。在他身后,新栽的树苗正吸收着最后一缕天光,根系在黑暗中悄然延伸。或许一个月后,一年后,三年后,十年后……在某个秋日,当柑橘树缀满黄澄澄的果实时,大家早已散作满天星斗,去追逐各自的梦想。但嘉州的山风会记得:某个春天的下午,曾有这样一群少年,在泥土下种下了一排排树苗,期待着树苗长大。
植一株新经录,予青山以诺;赴一场春约,许未来以歌。
乐山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