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研意浓,深耕课堂启新程。3月25日,峨眉一小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以“深研课标教材,设计教学任务,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深度教学研讨活动。
夏俊华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夏老师以“观陶罐和铁罐纷争”这一任务作为驱动,引领学生们开启求知的航程。为了让这场学习之旅更加有序且充实,老师借助精心设计的研学单,帮助学生们有条不紊地“整理行装”:“行装1:词语我会认”引导学生们跨越文字的门槛;“行装2:词语我会理解”深入挖掘字词的含义;“行装3:故事初了解”初步梳理故事大意;“行装4:场景我知道”促使学生们走进故事场景;“行装5:生字我会写”扎实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夯实语文基础。
周敬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周老师以“角色体验—对比分析—道理领悟”为主线,结合分角色朗读、动画配音、科学探究、对比阅读等多元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寓言哲理。教学设计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表演、配音等活动,体会人物语言特点,提升表达能力;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对比分析法,探究陶罐与铁罐的不同结局,培养逻辑思维;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取长补短、相互尊重”的处世智慧,联系生活实际深化认知;注重跨学科融合:融入科学知识(铁罐氧化现象)、艺术表现(配音表演)等元素。 帅雪梅老师执教《母鸡》第二课时。帅老师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紧扣“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这一语文要素开展教学活动。开课时,帅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思考作者“不敢再讨厌”的原因,通过聚焦母鸡的具体事例,从词句品读到思维碰撞,层层深入,启发学生透过文字把握情感,让母鸡伟大的母亲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清晰、丰满;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作者用词之严谨;最后回归整体,组织四人小组比较《猫》和《母鸡》表达上的异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发现中成长,为培育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刘薇薇老师执教口语交际《说新闻》。刘老师围绕主题,创设评选班级新闻主播的活动情境,将教学重难点分解为三个学习任务:第一关“播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来源及真实性;第二关“说新闻”,通过圈画要点训练“准确、清楚、连贯”的表达;第三关“聊新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学会思辨。教学中任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既分解难点,又提升表达素养。
课后研讨环节,教师们既对四位授课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又结合自身教学提出建议。马均主任强调:课时教学内容分配需科学合理,注重知识建构的系统性,建议通过创设一体化情境实现课时之间的有机衔接,提升课堂效能。张丽平主任提出:一是构建真实情境,避免脱离生活的泛情境化设计;二是充分发挥研学单作为学生自主探究支架的作用;三是探索模块化教学,使教学更系统高效。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本次沉浸式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源头活水。峨眉一小语文教研组将继续秉承“扬帆远航,策马扬鞭”之志,在教研路上深耕厚植,常学常新。
峨眉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