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果,3月31日,乐山一中高2026届地理备课组在一教楼一楼教师办公室开展教研活动,备课组老师们就第三章内容展开了积极研讨。
江涌老师首先进行精彩分享,他谈到了教材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章首语在整章教学内容中的引领性作用。在具体内容上,江老师聚焦于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从导入、案例、补充内容、知识点强调以及图文转换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江老师的分享犹如一盏明灯,为组内教师在讲解这一重难点章节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辐射功能的概念、机制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廖吉容老师分享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课程设计思路。廖老师的思路清晰明了,从课程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详细阐述了如何巧妙地串联起各个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理解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展现了对这一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教学构思。
之后的讨论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老师们积极参与,纷纷表达自己备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针对部分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丰富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进度和深度上如何协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下备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更体现了地理备课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团队精神。
最后,副校长胡影对备课组工作进行了全面而中肯的点评。她谈到这样的研讨有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也强调了备课组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她鼓励备课组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精准布置作业,依据学生情况精心选题,分层设题,建议周练题先经老师们充分讨论,从难度、覆盖面等多维度考量,确保题目贴合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将更多元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地理教育。
此次乐山一中高2026届地理备课组的研讨活动,通过分享与交流,搭建起教师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的优质平台,进一步凝聚了团队的教学智慧。这为当下教学重难点的攻克提供了有效策略,从长远来看,预示着乐山一中地理教学将在探索与钻研中持续深耕细作。未来,备课组将把研讨成果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推动地理教育不断革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乐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