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福华・梦与阳光艺术团传来捷报:听障学生原创戏剧《春天在这里》历经省级选拔推荐、全国专家评审,从全国数千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三等奖。这是本届展演中乐山地区唯一入选国赛并获奖的节目、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戏剧类唯一入选作品。
这部由听障学生独立演绎的剧目,以“破茧成蝶·重拾春天”为主题,通过诗意肢体语言与创新舞台表达,生动诠释了“生命因关爱而重塑”的教育理念。从剧本构思到舞台呈现,艺术团师生历经300余天精心打磨,将无声世界的坚韧与温暖转化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剧情简介
《春天在这里》讲述了一名听障少年因父母离异陷入自卑与孤僻,对外界充满恐惧的故事。学校老师发现后,联合同学们用真诚的陪伴和温暖的鼓励,帮助他逐步走出阴霾。从课堂上的耐心引导,到课间的无声游戏;从舞台排练的默契配合,到谢幕时的集体拥抱——孩子们用行动诠释了“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更是心灵的重生。
艺术突破与教育意义
该剧突破传统特教戏剧以“展示才艺”为主的局限,首次将听障学生的心理成长作为核心叙事。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表情和节奏感,将“恐惧—接纳—蜕变”的情感弧光演绎得细腻动人。特别是主角在追光中独自完成的“破茧告白”,成为全场泪点,生动展现了特殊教育“以爱化育”的深层力量。这部作品让大家重新定义了“戏剧”的边界——没有多少台词的倾诉,没有配乐的节奏,却拥有直击灵魂的感染力。孩子们用身体书写了教育最本质的意义:让每个生命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展望未来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校美育改革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特殊孩子逐梦精神的礼赞。在省赛、国赛两级评审中,孩子们用真诚的表演打动评委,用艺术的力量打破偏见,让“残健共融”的教育实践在国家级舞台上绽放光芒。这场没有台词的演出,正是特殊教育最动人的“语言”—— 它证明,每个生命都能在艺术中破茧成蝶。期待更多人关注特殊孩子的成长,让“春天”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校方表示,荣誉属于过去,艺术永无止境。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以美育人”办学特色,为更多特殊孩子搭建梦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