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初晴,纸墨生香。4月底,峨眉一小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循着张大千的足迹,走进乐山夹江"书画纸之乡",开启了一场以"古法造纸"为核心的非遗文化深度研学。在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中,孩子们以手触历史,以心悟匠心,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启蒙。
在马村乡古法造纸遗址,同学们身着传统服饰,以古礼祭拜"造纸鼻祖"蔡伦。肃穆的仪式中,研学导师详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功绩,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缅怀先师蔡伦,学习其创新精神,传承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随后,“探秘竹纸之源”,同学们认真观察夹江竹纸制作原料,了解其发展历史与72道造纸工艺流程,实地参观手工造纸生产车间,亲眼见证古法造纸工序,对古人智慧赞叹不已。
同学们积极参与抄纸、花草纸制作、拓印年画、纸乡书法等课程。在“古法造纸之抄捞纸”中,亲手尝试抄纸成型,体会古法造纸不易;“古法造纸之花草纸”里,将自然花草融入纸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拓印夹江年画”中,感受国家级非遗夹江年画的独特魅力;“纸乡书法课”上,挥毫泼墨,在纸间领略中华书法韵味。
此次研学之旅,同学们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不仅深入了解古法造纸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心中种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愿他们在未来成长中继续探寻传统文化宝藏,让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