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校物理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动能定理的应用”为核心的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高三物理备课组精心策划,祝栏铟老师担任主讲,姜祎老师和全体高三备课组老师担任指导,全体高中物理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复习课中深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并有效提升学生物理建模能力。
活动伊始,祝老师以“高考一轮复习——动能定理的应用”为主题,明确了本次教研的重点,提到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动能定理的基本公式,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物理情景中灵活、准确地应用该定理,其应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力学综合题乃至高考中的表现。

一、情景递进,构建思维阶梯
本次研讨的核心围绕四个精心设计的物理情景层层展开,旨在构建学生思维的阶梯。
情景一:“斜面—水平面”滑行问题初步建立。此情景为基础应用,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祝老师在此重点对比了动力学方法、分段动能定理与全过程动能定理三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全过程法在简化计算上的优势。
情景二:“彩虹滑道”模型中的综合应用。此情景来源于实际娱乐项目,更具趣味性和综合性。通过对滑行速度、上升高度的计算,深化了学生对动能定理中合力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如何将推力、重力、摩擦力等多种力的功系统性地纳入方程。姜祎老师在讨论中补充到,该模型可以检验学生能否将实际问题建立成物理模型。
情景三:越野车“冲坡”的临界问题。此情景将问题提升至对“临界条件”的探究,需要学生准确分析车在各个阶段做功的过程,并抓住“恰好到达坡顶时速度为零”这一临界状态。该情景可以训练学生解决物理中常见的“临界问题”的思维。
情景四:拓展至曲线运动的分析与探究。这一设计巧妙地实现了动能定理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的迁移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动能定理不依赖于运动路径,只取决于初末状态的普适性威力,为后续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奠定了伏笔。
二、链接高考,凸显复习导向
为使教研内容紧贴实战,活动中专门设置了“高考真题再现”与“补充练习”环节。祝老师通过剖析高考真题,让学生对动能定理在高考中如何考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总结提升,凝聚教学共识
在最后的评课讨论环节,帅培林副校长认为这堂课的一系列情景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梯度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学生全程专注度高,有求知欲,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关注到大部分中等以上的学生,因此课后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个性辅导,对有所困惑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唐朝旭老师认为对于课堂上学生暴露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及时施教,才会使得教育更有效,对于实验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回归课本,着重解决课后出现的习题以及相应变式题。最后,教研组长李锐总结,本堂课是一堂由备课组精心打磨过的复习课,其中对物理中最常见的斜面—平面模型进行建构并层层递进深挖,值得高三复习课中借鉴运用,同时,鉴于物理科目的学科特性,应重点给学生强调受力分析以及情景分析(过程分析),并给予学生更多元化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的兴趣。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研讨深入,不仅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素材,也促进了教师之间教学智慧的交融与碰撞。它标志着我校物理教研在聚焦核心素养、深耕课堂教学路上稳扎稳打步步前进。物理组全体教师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探索,致力于为学生呈现更加高效、精彩的物理课堂。
乐山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