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里有一座“迷你小岛”,孩子们每次来到这里,总会争先恐后地趴到围栏上,看小鱼游、看乌龟出没,离开时恋恋不舍。他们也会试着把小脚踏在小河边的石头上,看看水的深处有什么;还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小河里漂浮的玩具捞上来。大家说:“真喜欢这里。”
于是,乘着秋末的暖意,孩子们“解锁”了这座小岛开启了在小岛上自由自主的游戏。
一、解锁"密匙"—— 材料
材料是游戏的基础,决定在小岛游戏的孩子们想要如何玩?又需要哪些材料呢?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游戏设想和需要的材料。防水服是他们的首选,因为这样就能下水玩。
准备好防水服后,为了便于自主取放,他们设计了专属于自己的标识。
穿脱衣服便成了必备的技能。在熊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了穿脱、整理防水服的方法。孩子们搜集了许多的材料:野餐桌椅、野餐垫、餐具、篮子、钓鱼竿、小桶、网子、各种瓶子等等。
为了更方便拿取材料,他们用木板在小河上搭了一座桥。
二、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小岛生活 ” 吧!
穿上防水服的孩子伴着哗哗的划水声在小河里欢畅地走来蹿去,格外的开心。
大树上的果实掉落到小河里,有人用小网勺去舀“果果”,然后递给岛上野餐的小朋友,当作食物。岛上有一间小木屋,孩子们想要扮成公主在里面游戏。于是,她们用树叶和落花串门帘;门口挂上一串风铃;墙上挂了一幅公主画;用纸杯制作了吊灯;还用亮晶晶颜料涂在小石头上当作公主的宝石。
她们穿上公主裙,在小房子门前野餐;到水边去取水,天黑了进屋睡觉;当风铃响了便意味着有客人来了。
明明和乐乐在泥巴水里玩起了跳泥坑,可是泥巴水却溅到了旁边小朋友的衣服上。
怎么办呢?他们决定在泥坑周围做个围栏。他们用立杆支撑起透明塑料膜,做了一个高高的围栏,畅快地跳泥坑。
玩抓鱼、钓鱼的孩子们为了支持自己的游戏,设计、制作了一些工具:长柄漏勺、长绳瓶、鱼竿以及各种形状的网子等。
豆豆把长绳瓶放进水里,说这样就能装到鱼。文文用长柄勺舀起树叶说:“我抓到鱼啦。”
昊阳把长绳瓶的绳子系在围栏上,瓶子里装上鱼食,丢进深水区,他说这样下次来玩时瓶子里就会有鱼了,这是一个“陷阱”。
钓鱼的小朋友想要用蚯蚓来吸引小鱼,于是在小岛上挖起了蚯蚓。
孩子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抓鱼,可是抓到小鱼后怎么办呢?
文文说:“玩一会儿放回去。”
珩奕说:“装进瓶子里,装多点水。”
启航说:“不能用手捏他,他会受伤的。”
经过讨论,孩子们制定了爱护小鱼的约定。
过了几天,新的问题出现了:放进小河里的小鱼不见了。
他们猜测:有可能是被夜晚的野猫和小河里那只大乌龟吃掉了。小鱼被吃掉了怎么办?
大家想了一系列办法:
乐欣说:“安装一个摄像头。”
赫赫说:“晚上我们去吓走野猫。”
王斯翰说:“用网子给鱼做个围栏。”
旭旭说:“把面包撒到水上,给乌龟和猫吃,就不会吃鱼了。”
小岛上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着,孩子们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儿童是自然之子,当孩子回归自然,他们的兴奋与笑容中透露着满满的归属感。他们在倾听自然、触摸自然、与自然互动的同时,学习也随之发生,显现着儿童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实践样态,而教师则是儿童背后坚定的支持者和观察者。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