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少年被控杀人,他的双亲、心理治疗师和负责此案的侦探都想找到背后的真相。”这是影视网站上对英剧《混沌少年时》的简介。这部剧引发了很高的话题度,它再次拨紧了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成年人的神经。
全剧只有4集,我分别给它们取名为:程序正义、校园霸凌、心理评估和原生家庭。“校园霸凌”这一集讲的是两名侦探去学校调查案情的过程,这是一个低收入社区的公立学校,比起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县城下的乡镇中学,这所公立学校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社交网络已经把学生们变得面目全非,虚拟世界成了他们作恶的天堂,而大人们却毫不知情,既不知道那些社交软件上的表情符号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他们用的那些短语是什么意思,二八法则是啥?非自愿单身又是什么鬼东西?因为网络平台缺乏监管,网络上一片混乱,学校也一片混乱。
最后两集都讲到了原生家庭。父亲自卑,儿子也自卑,儿子情绪失控的样子和父亲一模一样。哦,这是一对“有问题”的父母。可是,父亲从小被自己的父亲用皮带抽打,他发誓不让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经历。父母高中毕业,从事蓝领工作,用较长的工作时间来支撑家庭运转,他们让孩子尝试过很多兴趣班,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最后为孩子买了一台电脑,妈妈说:“他一天到晚都在家里,能出什么错呢?”
原生家庭是一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我讨厌自己封闭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我自卑又自恋,不够阳光、不够健康、不够快乐,都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因为成长环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这个说法的背后是一个线性的因果关系,好像是说原生家庭是因,我现在这样是果,我是一个被决定的状态,在这段关系里毫无反抗之力。可是,关系当中没有那么单一的因果。原生家庭会影响到每个人,但它离决定每一个人的命运还差得远呢。同样一个家庭,一样的方式教养出来的几个孩子,长大以后各个都是不一样的。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长大以后”。
我们的初中生还没有长大,在家庭关系里,他们就是处在一个被决定的状态,且几乎没有反抗之力。原生家庭对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它会限定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当你知道了这个限定,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就会降低,你就会多一些选择。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任务之一,就是(也只能是)帮助他们看到这个限定,跳出这个框架,让他们多一些选择。是的,这很难,很难,但哪怕只起到了5%的作用,也值得。
心理辅导看似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射击技术有一个专业术语——“有意瞄准,无意击发”。为了帮助别人,我得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有意瞄准。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放松的心态,灵活应对——无意击发。学生说:“我不适合交朋友?这是一个问题。”我回应:“你是还没到‘必须交个朋友,不然就会完蛋’的紧急时刻,否则你肯定会想到办法交到朋友的。这不是一个问题。”学生说:“我性格孤僻,只能一个人呆着。”我回应:“能一个人呆着是一种能力,不要浪费了,除了看电视、刷手机,再读一点书,你会比你的同学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我不知道这些交流对别人有多大的帮助,它却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原生家庭”“心理辅导”这些词都带着一点悲剧色彩,生活好难啊。幸好,生活远不止于此。让我们来读一读杨靖老师优美的文字吧:“天与湖,分不清谁是影。风过,湛蓝之色略有加重,像是贴上了一层薄膜。湖与树,勾勒出一幅极致山水画。”
不知道杨靖老师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我读这段话时,脑海里想的是每天上班走过的湿地公园小径。春天的这条小径美极了,路边的小花虽是人工播散的种子,却有种野草闲花的恣意。生活真美好。
我还在朋友圈看到了刘海燕老师的插花,好漂亮,好手巧。刘老师说,有呼吸感的插花要有弯曲的茎干、略微蜷缩的叶片,要有留白。“呼吸”——多轻的一个动作啊,却充满着生命力,就像曾丽分老师读到的“春日里‘柳条点了绿色,紫玉兰顶着一头花苞’,夏季雨后的‘蛙声如鼾,蝉鸣不休’,秋夜里‘煤炉上香甜的烤红薯’,冬日的‘腊月多白雪,伴着红梅开’”。轻轻的生活,自由而温暖。
对,生活就是这样——“琼浆苦果并酌”,哪怕只是一小酌,想酌好,也需要“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而李金科、唐郑红、杨靖、宋颜株、刘海燕、曾丽分、王燚、罗发、文清……这些年轻的老师们,正是这样做的。
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