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裹挟着落叶的温柔,掠过校园的每一处角落,也掀开了一场关于科学与探索的奇妙篇章。为深化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推动集团内科学教育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4月17日,夹江县漹城三小翟星星老师带领孩子们踏上了“自制指南针”的神奇之旅。三小集团内成员学校间的思维碰撞,如同一颗颗投入教育深潭的磁石,激荡起层层的涟漪。
课堂展风采:情境浸润,实践求真
课堂伊始,星星老师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以极具代入感的情境创设,将学生带入了神秘的航海世界。“你有什么办法,帮他确定哪边是北呢?”这个充满悬念的问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
分组实验环节,孩子们仿佛化身为“小小科学家”,专注的身影错落有致,讨论的低语此起彼伏。这一刻,小小的磁针不仅丈量出地理的方位,更勾勒出孩子们对科学的无限热爱,淬炼出他们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珍贵品质。
翟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赞他们:“你们都具有科学家的潜质!”从古代的司南到现代的导航设备,孩子们的视野在交流与质疑中不断拓展,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研讨促提升:思维碰撞,共研共进
公开课结束后,评课环节成为思想碰撞的舞台。集团内各学校的教师代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见解,大家肯定了翟老师在情境创设、目标定位和探究引导方面的出色表现,认为整堂课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老师们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热烈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收获颇丰,对科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专家明方向:精准把脉,引领发展
县小学科学教研员车洪元老师盛赞星星老师为:“具有优秀科学教师潜质的年轻男老师!”他高度评价了《自制指南针》课堂中“做中学”理念的深度落实,指出本堂课有效实现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同时,他建议老师们在科学教学中要更加关注科学素养的落实,加强细节方面的把控,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推动课堂教学向更高质量迈进。
活动最后,校长吴慧平和张海英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张主任指出:此项教研活动,是一次对科学教育的深度耕耘,也是一场教育智慧的美妙邂逅,孩子们踊跃展现自我,为未来踏入科学殿堂蓄势聚能。吴校长指出:科学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探索精神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们要加强学习,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共同书写小学科学教育的美好篇章。
指南针里星河转,教研卷中日月长
磁针微微晃动,指向浩瀚寰宇的隐秘秩序;教研步步深耕,构筑教育发展的坚固基石。在广袤的知识星河中,科学探索如璀璨星辰,指引着求知者前行。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就像那永远指向南北的磁针,坚定而执着。教研之路,道阻且长;然心中有“指南”,星河皆可往。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深耕教研沃土,谱写新的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