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启,书声琅琅。4月22日,井研县集益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盛宴——研经、周坡、来凤三区小学数学、英语联合教研活动在此启幕。来自不同学区的四十余名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为舟,以思为桨,共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新样态。
逐梦苍穹:英语课堂里的“太空漫游”
“54321点火!”,随着火箭发射的轰鸣声,一堂以“杨利伟太空旅行”为主题的英语课拉开帷幕。执教教师罗红霞利用“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视频为导入,精心设计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之旅”阅读教学课,将词汇、句型、语法、文本理解融会贯通;将听、说、读、写在课堂中完美呈现,教学效果好,学生收获满满。输出环节,学生化身“小小航天解说员”,用英语复述杨利伟太空之旅,指尖滑动电子屏上的星际轨迹,语言与科技的碰撞点亮了课堂。听课教师曾雪莉感慨:“知识若能与时代脉搏共振,学习便成了星辰大海的远航。”
形启万象:三角形里的哲学密码
“同学们,若把人生比作一个三角形,你选哪三个顶点?”数学课堂里,执教者周坡学区金峰小学的魏跃老师以哲思叩击思维。《三角形的特征》一课,从埃菲尔铁塔的力学美学到学生手中的小棒摆图,抽象的定理化作可触摸的生活智慧。当孩子们再怎么使劲也拉不变形那“最坚固的三角形”,当多媒体将三角形高的画法“找、靠、移、画、标”解构成跳动的数据流,数学之严谨与艺术之灵动在此水乳交融。
古今相映:鸡兔同笼的思维突围
“古人用抬脚法,我们能用方程解,但智慧的本质从未改变。”《鸡兔同笼》课堂里,执教教师周坡学区镇阳学校的许建华老师将千年数学名题化作穿越时空的思维接力赛。学生或沉思或辩论,传统与现代的解法在争论中交融。当两组学生分别用画图法和假设法得出相同答案时,教室里响起的热烈掌声,恰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最生动的注解。
思想激荡:教研沙龙迸发创新星火
课后研讨环节,三区教师围坐成“思维涟漪圈”。英语组探讨如何用项目式学习架起语言与现实的桥梁;数学组金峰学校的朱燕平老师做《小学生量感的培养》专题发言,高凤小学刘四海老师做《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专题发言。在主持人千佛小学梁永康老师的引领下,各位数学教师对今天两节教研课进行了评价。大家争论“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辩解与融合;技术赋能、跨学科整合、思维可视化等关键词在茶香中流转。集益小学教研组长总结道:“好课堂应是点燃火把而非灌满水桶,今日三堂课,恰是三种不同的‘点火方式’。”
活动尾声,集益小学黄中兴副书记以“三个看见”作结:“看见学科本质的温度,看见学生思维的生长,看见教育者永不停歇的探索之心。”窗外绿芽初绽,室内余韵悠长,这场春日里的教研之约,终将化作万千课堂里生生不息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