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掉了一颗牙!”“老师,这是我掉的第2颗牙啦!”秋日暖阳透过窗户洒进教室,乐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的教室里满是孩子们兴奋的分享——一场专为萌娃设计的“牙齿探险记”在此拉开帷幕,班级特别邀请牙科医生走进课堂,带孩子们解锁护齿知识。
“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一生会有两副牙齿,分别是乳牙和恒牙哦!”牙医的提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随后,医生耐心讲解牙齿替换的规律:“下面的门牙(下中切牙)5到8岁会掉,上面的门牙(上中切牙)6到9岁会掉,接下来就是下侧切牙、上侧切牙依次替换。”还特别提醒,“经常咬手指、用嘴巴呼吸这些习惯,都会让牙齿长歪,大家一定要注意呀!”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和“牙齿小王国”的故事,课堂氛围热闹又温馨。
“有蛀牙的小朋友请举手?别担心,我们有保护牙齿的法宝!”牙医笑着拿出工具,向孩子们介绍两种护齿方法:窝沟封闭像给牙齿穿上“雨衣”,能挡住食物残渣钻进牙齿缝隙;牙齿涂氟则像给牙齿穿上“铠甲”,让牙齿变得更强壮。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了专业知识,眼中满是好奇。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牙医教的“圆弧刷牙法”。“大家看,牙刷要在牙齿上画彩虹,每个面都要画到,这样才能刷干净哦!”医生一边示范,一边指导孩子们做动作。孩子们跟着比划,学得有模有样。讲座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我妈妈每天都会监督我好好刷牙!”“我以后也要按这个方法刷,做最棒的刷牙小能手!”
这场看似简单的牙科讲座,意义远超“学会刷牙”本身:它用趣味化解了孩子们对看牙的恐惧,成功“破冰”;它悄悄播下职业尊重与健康责任的种子,是一堂生动的“职业启蒙课”;更像一个温暖的“成长同心圆”,凝聚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灿烂笑容。在教室的欢声笑语与走廊的阳光里,这份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用心,正悄悄刻画着教育理想的美好模样。
乐山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