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芽生长,需要破土而出的第一缕光亮;蝉蛹破茧而出,需要尽力煽动美丽的翅膀;孩子成长,离不开有温度的引路人。峨眉山市第一小学校教师赵菲,便是这样一位引路人。从教 27 年来,她始终坚守班主任岗位,用初心与匠心呵护学生成长,成为学校师生公认的 “育人标杆”,更是学生眼中的 “班妈”、家长心中 “最放心的人”。
在育人道路上,赵菲老师以德润心,做学生成长的温暖港湾。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细微之处照亮无数孩子的童年。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与陪伴,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她以 “班妈” 的温情搭建情感桥梁:2013 级的小刘同学因家庭特殊无人照管,低年级时她几乎每天为其梳理头发,用梳发间的细腻关怀弥补孩子亲情缺失;她悄悄为彝族转学生阿衣准备合身衣物,让沉默的女孩逐渐敞开心扉;深夜仍为情绪波动的小陈同学留门,三小时的耐心倾听,化解了少年的叛逆与迷茫。她的办公室永远有个 “百宝盒”,针线包、创可贴、女生应急用品一应俱全,只为让孩子们在 “小意外” 时不慌张。
在班级管理中,赵菲老师以智创新,做班级管理的巧匠能手,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找得到自己的闪光点。她创新构建 “自主 + 协作” 管理模式,将班级事务细分为 “纪律监督”“课间游戏组织” 等 20 余个岗位,鼓励学生自主竞聘,还特设 “失物管理员” 等特色岗位,让 “我的岗位我做主” 成为责任教育的起点。同时,她建立 “低段扶着走、中段领着走、高段放开走” 的班干部培养体系,实现班会自主策划、早读默写自主组织常态化运作,即便教师外出,班级依旧井然有序。她的 “表扬套餐” 更充满巧思:低年级用 “小星星” 贴纸积累成就感,中年级发 “喜报”,高年级推行 “操行分记录表”,还为暂时落后学生设置 “挣分通道”(如协助清洁可 + 1 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找到价值感。
在教育日常里,赵菲老师以勤深耕,做教育日常的坚守行者,她的每一天都是爱的注脚,让教育跨越山海,抵达心灵。她坚持每日 8 点前到校组织晨读,放学后与值日生一起打扫教室;为每个孩子建立 “成长档案袋”,10 万余字的班主任笔记详细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变化,“小宇今天主动帮同学捡笔,眼神比上周亮了”“小彤早读揉眼睛,需跟进睡眠情况”…… 每一笔都饱含关切。她还擅长以仪式感温暖成长轨迹:策划 “毕业季成长仪式”,组织 “写给初中自己的信”,推动班级与峨边金岩小学结对,开展 “冬日送温暖”“书信手拉手” 等活动,让教育的温暖跨越地域,传递到更多孩子心中。
以绩为证,赵菲老师是育人成果的标杆典范。27 年坚守终获硕果:她所带班级先后获 “峨眉山市禁毒教育先进班集体”“峨眉山市优秀班集体” 等荣誉称号,班级结对帮扶活动获《三江都市报》专题报道;曾连续多次获校运会团体冠军,艺术节展演屡获特等奖,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更可贵的是学生的成长:曾内向的彝族姑娘阿衣成为 “民族团结小使者”,调皮的小张主动承担 “纪律监督员” 职责…… 无数孩子在她的引导下找到人生方向。“把孩子交给赵老师,我们放心”,这是家长们的共同心声,也是对她教育工作的最高认可。
在专业领域,赵菲老师同样成绩斐然。作为峨眉山市骨干教师,她在语文教学上深耕不辍:所撰写的德育论文《用心经营,共建我们的班集体》荣获四川省一等奖,语文教学相关论文多次获峨眉山市一等奖;曾获乐山市 “群文阅读” 微型课比赛一等奖,还在乐山、雅安、遂宁三市开展的语文教学联合研讨活动中上示范课,获得与会专家高度好评。
作为新时代 “四有” 好老师的典范,赵菲老师用 27 年一线实践践行 “用心经营班级,用爱呵护成长” 的教育誓言。她如灯塔照亮学生成长之路,更以标杆力量带动全校班主任专业提升。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 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育人心。心沐阳光,静待花开,这位有温度的引路人,正继续用爱与责任,助力更多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峨眉山市第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