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市级课题《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结题检测会在乐山市实验中学顺利召开。市教科所发改室主任王学涛、理论教研员杨蕊、英语教研员冯明昆莅临指导,我校教科室主任刘利华及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会。
课题汇报:创新实践,成果丰硕
会议第一阶段,课题组从研究背景、理论创新、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课题负责人刘利华指出,本研究响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标准(2022年版)》要求,聚焦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构建了“四阶双维三化”结构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从知识输入到素养输出的教学闭环,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迁移的实践范式。
主研陈杨对"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和"英语结构化群文阅读教学"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精准界定,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她强调,课题研究在理论创新、实践应用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主研杨丽系统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过程。她介绍,课题通过整合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与结构化学习理论,构建了"四阶双维三化"结构化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动态评价体系,实现了从知识输入到素养输出的完整闭环。
主研陶艳丽重点介绍了"四阶双维三化"结构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她详细说明了该模式如何通过目标分层锚定、内容深度重构、活动梯级推进等策略,形成完整的教学链,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
主研王秋、余莎莎结合教学案例,展示了课题的实际应用效果。例如,八年级以“健康生活”为主题,七年级以“节假日与庆祝活动”为主题,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实现语篇整合与可视化呈现。研究表明,课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还为初高中英语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指导:高度肯定,精准建议
会议第二阶段,检测组查阅资料并召开师生座谈会。第三阶段,专家对课题进行了专业点评与指导。冯明昆教研员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尤其是逆向设计与结构化教学的结合,以及思维导图等工具的应用。杨蕊教研员指出,课题研究过程扎实,成果丰富,深受学生欢迎,有效提升了批判性思维。
王学涛建议进一步聚焦结构化思维培养,优化课题名称,并在成果提炼中突出概念体系、教学路径、核心策略等内容。检测组还就语篇选择、工具链简化、评价量表设计等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
圆满结题,展望未来
经检测组综合评议,本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课题组表示,将根据专家建议持续优化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其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课题研究不仅为学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区域教育改革贡献了智慧。乐山市实验中学将继续以研促教,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乐山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