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乐山一中数学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何光学老师的带领下,赴峨边中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此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以及课题研究分享,为两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首先,峨边中学的张云川老师带来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课。张老师的课堂逻辑性极强,知识结构严丝合缝,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证明。整堂课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入理解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接着,乐山一中的林勇老师展示了《数列求和——公式求和与裂项求和》一课。这堂课紧扣运算素养目标,内容设计典型。课程围绕公式法(等差、等比数列求和)与裂项相消法展开,通过总结常见裂项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运算方法,实现模型迁移,契合运算素养中“归纳—迁移”的培育路径。整个教学流程循序渐进,逐步促进学生能力进阶。其中,“发现—纠正运算错误”环节通过学生典型运算过程的展示与分析,落实了运算素养中“纠错—反思”的培育流程,加强了“设计运算程序”的自主探究。
随后,何光学老师分享了《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培育策略》,提出了以下策略:培育学生养成明晰运算对象的习惯,让学生在运算前明确运算的对象和目标;重视算理,培育学生养成琢磨算法算理的习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重视板书示范,培育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的板书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范例;学生资源是培育学生运算素养的不竭之源,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想法,促进教学相长;运算检查是保证运算正确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循序渐进培育学生运算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此次乐山一中数学课题组与峨边中学的学习交流活动,为两校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和课题研究分享,老师们在数学运算素养的培育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两校教师将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