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不仅是星光引路人,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蜕变,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伙伴,在陪伴和付出中不断充实自己。有爱心才能做教育,有反思才会有超越,有成长才能有未来。夹江外校继续开设教师论坛,邀请老师们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本期的分享老师是陈梦瑶、杨倩。
陈梦瑶——向阳而生 追光不止
陈梦瑶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个有爱的团队。刚接班时她有很多都不懂,老师们就一起为她出谋划策,分享管理经验,让她在每一次交谈中都有新的收获。副班主任胡容老师的倾囊相授、师傅李静老师的无私相助也成了她前进的动力。
李静帮她构思教学设计、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发现不了的问题,再“对症下药”。在一次次查找资料和构课的过程中,在教研组同事不遗余力的指导中,在校领导的指导点评中,在同学们期待肯定的目光中,陈梦瑶不断磨炼自己。学校定时组织的教师经验分享活动、青年教师外出培训等,使陈梦瑶在一次次挑战中更深地理解了责任与担当,收获了成长。
陈梦瑶忘不了初当语文教师时的手忙脚乱;忘不了第一次在全体师生面前主持周一晨会;也忘不了对个别不自信学生的鼓励,最终使他们昂首挺胸的活跃在校园里。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造就了现在的她。
每一颗种子,都曾与黄土共融,暗自汲取能量,终得岁物丰成。每一位茁壮成长的夹外人,都是一本有关力争上游的传记,一个专注拼搏的闪耀灵魂。青年教师应该在夹外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寻梦而行,一路追光。
杨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杨倩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她常常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来补充教材,比如今年北京冬奥会实现的机器人水下火炬传递,火为什么可以在水里燃烧?今年暑假重庆山火实施的“以火灭火”措施,火为什么还可以用来灭火呢?这些内容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示,分子形成这一节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学科组的老师们改进了教学方法,用多媒体来突破这一难关。首先让学生观察电解水的实验,再借助多媒体展示微观反应过程,从而分析得出结果,这比在讲台上讲十遍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课后,学科组的老师们组织学生拍摄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小短片,揭秘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江湖骗术血手印的由来,让学生明白,一些看起来很神奇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一些化学反应造成的。教育学生相信科学,不要迷信。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与酸性和碱性的溶液互滴,来看其颜色变化,找寻生活中能代替指示剂的东西,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熬出蓝色的紫薯粥。
杨倩相信,所做的这些努力能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知识。
夹江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