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不仅是星光引路人,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蜕变,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伙伴,在陪伴和付出中不断充实自己。有爱心才能做教育,有反思才会有超越,有成长才能有未来。
夹江外校继续开设教师论坛,邀请老师们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本期的分享老师是唐雪婕、宋亚龄。
唐雪婕——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刚开始教学的我,怀着一颗稚嫩的教育初心,但教育过程中有时会迷路——学生之间的各种小事、日常的琐碎事务……“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通过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来找到答案,作为教师也当如此。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倡导教师应当努力做一位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写作者,这一观点发人深省。我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行为。
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我不断反思这些问题,虽然并未找出准确答案,但从吴非老师的字里行间我读出一种可能——在谈论一切远大目标之前,不如就在学生面前做个有血有肉的人。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我不在乎学生说老师多愁善感,但我在意自己教出的学生能不能成为一个情感健全的真人。我想只有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才有可能被学生接纳;只有真实展现对所教科目的热情,才有可能被学生喜欢,并且在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时,依然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我希望成为这样的教师。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同样难以一言以蔽之。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我还是时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成长的需求。上学期我遇到最大的问题——班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在上一些基础的内容时,优等生总是听得昏昏欲睡,学困生又听不明白,不懂其中含义,只懂得依葫芦画瓢,并不能完全堂握,这让我有点手足无措。渐渐地,我发现班级里有些孩子对课堂提不起兴趣,我感到很迷茫,接着向同年段经验丰富的郑老师和翟老师交流吸取了一些经验,调整自己上课的方法。对学困生降低要求,让其对基础知识点过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题目要有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慢慢地,我发现学困生的信心增强了许多,优生对学科充满兴趣,学习有挑战,便得到了满足,班级的氛围逐渐好了起来。原来在教书时不能一刀切,分层教育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之心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教学路漫漫,不断充电,不断汲取能量,努力在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乐趣,也获得生活的乐趣。
宋亚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二年级时,我班上有的孩子顽皮好动,课堂上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有的则特别内向,不愿意开口大声说英语,认读能力差。为了吸引和鼓励这一部分学生,也为了给全体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我自制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单词条和手工贴纸,呈现图片和单词相匹配的板书。这个蓝色的“百宝箱”里装的就是这几年我积攒的一些课堂板书的内容。
在“谈论图书馆规则”时,我将课文中两个图书管理员的头像打印出来,匹配书写他们俩对应描述的重点句型,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语法点;这篇课文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两种时态同时出现的情况,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就能清楚地掌握规律,我将文中的2组照片进行彩印,仍然用不同颜色的单词进行对比强调,效果较好,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树立了信心。
在学习各种交通工具词时,我将学生分为4组,PK哪一组先回家,胜利小组获得贴纸奖励;学习圣诞节这一课时,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圣诞老人,PK谁先摘到圣诞树顶上的星星。这种看似幼稚的课堂竞争方式却非常合低段孩子的胃口,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发言积极。
到了中高年级,知识综合性强,学生的学习任务也随之加重,以前低段时的小组PK就显得幼稚且耗费时间。有的学生到了青春期也变得害羞或者有个性,不再爱举手发言。为此,我在网上搜索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加工整理后放到PPT中。比如有一课的重点是用单词“can”说明动物的能力,课堂导入时提问“狗能做什么?”并播放相应视频。学生被有趣的动画吸引,便积极举手用Dogs can...这一重点句型来表达观点,之后一整节课的氛围都很活跃。
还有另一篇课文提到了“Li people”,也就是“黎族人”。绝大部分孩子只知道黎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对它进一步的知识并不了解,于是我找来了相关视频,让学生对黎族的聚居地、手工黎锦等民族文化有了大致的了解。当天的家庭作业除了基础的课文跟读外,还添加了“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一种民族文化”这一项。第二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我国的民族文化,似乎有点类似跨学科型学习,也有利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学生处于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足够吸引他们的课堂活动,营造色彩浓厚的英语氛围,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即便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增加了记单词、背课文的任务,大部分学生仍不会感觉枯燥,保有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快乐学英语。
夹江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