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文旅春风拂边陲:一位西部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观察与思考——评《“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来源: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  作者:文忻瑶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5-16

近日,我拜读了光明日报记者鲁元珍整理编辑的资讯《“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力十足》(文章刊登在《光明日报》(2025年05月7日)光明日报网新闻链接: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5/0507/c1008-40474614.html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五一”假期的文旅热潮席卷全国,通过新闻报道与社交平台的镜头,我看到城市的景区里人潮涌动、消费火热。然而,作为一名扎根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这份“热力”带给我的感受更为复杂——既欣喜于家乡文旅资源的潜力被看见,也深切感受到城乡文旅发展差距的隐忧,更开始思考如何在文旅春风中守护乡村教育的根脉。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文旅热浪中的乡土生机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现在在西南小凉山民族地区任教,这里有连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流、独特的彝族民俗和保存完好的传统手工艺。过去,“五一”假期只是孩子们掰着手指等待的普通假日,但今年,我在学生们的作文里看到了变化:“家里开了民宿,爸爸说游客喜欢喝我们的泡水酒”“老师,我阿妈做的彝族刺绣被游客买走了,她夸我画的纹样好看”……文旅市场的热度,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过去闭塞的彝家村寨,因游客的到来变得热闹,部分彝家新寨被改造成特色民宿,达体舞、篝火晚会成了旅游表演项目,一些学生的父母不再需要远赴外地打工。文旅产业为乡村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对家乡文化多了一份自信。课堂上,当学生讲述假期里村寨变化时,眼神里不再只有羞涩,更多了几分骄傲。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潮下的冷思考:文旅与教育的双向奔赴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然而,热潮之下亦有隐忧。假期期间,我目睹了游客涌入后的一些矛盾:村寨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的垃圾堆积、过度商业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部分家长忙于接待游客而忽视对孩子的陪伴。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学生开始模仿游客的衣着打扮,悄悄问我:“老师,我们的衣服是不是太土了?”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文旅发展不能仅停留在“流量变现”的层面。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主动搭建文旅与教育的桥梁。例如,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收集游客对家乡的留言,分析如何讲好本土故事;在劳动课上,带领学生参与村寨环境维护,培养“小主人翁”意识;在美术课中,将传统彝族刺绣、银饰制作技艺融入创作……当孩子们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文旅发展才能真正扎根乡土。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让教育的微光照亮文旅的未来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西部小凉山地区,教育与文旅的共生关系尤为紧密。一方面,文旅发展为乡村教育注入新资源——外来游客带来的多元文化视野、返乡创业青年提供的实践课堂、旅游收入改善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教育又是文旅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只有当孩子们真正理解并热爱家乡文化,未来的文旅产业才不会被“千村一面”的模板吞噬。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今年“五一”假期,我建议我的学生能够用普通话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风景名胜推销家乡的特产。这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教育不仅能培养人才,更能塑造一片土地的精神气质。当文旅产业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文化自觉”,发展才能真正惠及乡土。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结语:在春风的褶皱里播种希望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五一”文旅市场的火热,对小凉山地区而言既是机遇也是考题。作为教师,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参与景区规划或商业运营,但却能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种子:教会孩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家乡变化,在文化碰撞中坚守本真,在时代浪潮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当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孩子成长为村寨的建设者、文化的守护者或文旅的创新者,今日教育浸润的每一刻,都将成为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力量。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文旅的春风终会掠过群山,而我们愿做那护住一粒种子的泥土,静待花开。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wTE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
责任编辑:李进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